7:文化苑总第296期 >2016-09-01编印

一首深情的怀乡诗
刊发日期:2016-09-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读唐代崔涂《春夕旅怀》赏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
  这是一首旅居异乡诗人所作的怀乡诗。
  作者崔涂是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年)进士,在晚唐诗人中颇有诗名。
  首联用写实的手法以:“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交待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伤感情绪。“水流”、“花谢”、“楚城”,这都是在主题统摄下展开的。
  “春夕”指的是农历的三月,通常也称“暮春”或“季春”,正因春天将过去,故称“春夕”,虽然诗中并没有“春夕”一词出现,但“水流花谢”,正是春天将过去的景象,这在诗作中,是一种间接点题的手法。承句:“送尽东风过楚城”写的是诗人此时正身在异乡的楚城。“送尽东风”一词,是承接首句“水流花谢”一脉相承的双关语,东风将尽,也意味着春天过去,形成前呼后应,是加深“春夕”景象的修饰辞,勾画出一幅富于立体感的送春迎夏图。“楚城” 指的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某一城市,战国时,是楚国的地域,故有楚城之称。隐约交代出作者是离开家乡,到楚城这地方为官,为异乡旅怀埋下伏笔。
  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此联与首联衔接自然,意象是虚构的,是作者展开想象,巧妙地借助庄周梦蝴蝶的典故作比喻,对仗非常工整,手法表达巧妙,这是诗人运用“春秋笔法”作诗。半夜三更杜鹃的哀鸣,烘托出诗人在梦中,都记挂着万里之外的家,暗蕴作者异地为官内心寂寞和极度凄凉的心情,将自身的体察和感悟,融入景中,进一步展现诗作者的娴熟艺术技巧,很能引发读者的感染力度,把读诗的人带入意境中,似乎自己就是写诗的人,或自己就身处意境中。而“家”与“月”的对仗,也是佳作的一绝;出句中有了万里之外的“家”,对句中又有半夜三更的“月”,诗人看到了“月”,自然也就想起了“家”,寥寥几句,意境却非常真实感人,加深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仿佛所有人世间几多惆怅只有诗作者自知,体现出了“月是故乡明”的千古名句。
  颈联: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此联突出表达重点,承上启下地起到全诗内容连贯性的作用,意境达到了高峰。“故园”,指作者的家乡;“书动”即动辄、泛指每每,诗人想到了自己离开家乡,每经过一年,书信也渐渐地断绝了,两鬓华发也多了,突出地表达全诗的情调和哀怨的情绪,由上联虚构的手法,突然转入写实的景况,诗作者毫不掩盖直面残酷的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凄凉心情,以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手法,又把“故园”和“华发”作为对偶句,释放一个久居他乡之人的内心孤独痛苦心情,甚能撩拨同病相怜的读者,勾起心灵深处,乡愁的回忆和共鸣。
  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自是”自然是,本是;“归便得”,意思是说,自己若要回归故里,也可随便归去,或随时都能回去;“五湖”指的是今江苏省的苏州、无锡一带,也借指诗人的故乡;“烟景”即五湖的风景,古往今来,诗人都把自己的故乡写得很美,这是作者对生养他的故土,怀有一往深情的缘故。最后诗人又以自己问自己的语气“五湖烟景有谁争”的诗句来自我解嘲,是一句极其新雅的诗句,细细品味,颇有新意。
  综读全诗,充满诗人异乡羁旅之叹的落寞心情,深沉的思乡之情,溢于诗中。正如宋、刘贡父所言:“诗以意为主,文辞次之。”《春夕旅怀》正是这样一首意味深长的好诗,很值得诗爱好者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