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综合总第276期 >2016-04-14编印

海峡两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看点
刊发日期:2016-04-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军坡民俗表演。

八佾舞。资料图

南天情爱心公益活动。

道教音乐演奏。

祈福。
军坡文化节
  大典期间,中国海南(定安)军坡文化节将在海南定安文笔峰举行,一场盛大的海南特有的风情习俗“闹军坡”将在此上演。
  在定安,军坡是十分重要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风土人情与文化艺术的交织相融,更承载了每一个当地人心中那份难舍的故土情结,已成为连接新朋旧戚情谊的桥梁和纽带,对很多地方来说,其热闹程度和重要性甚至超越春节。
  据介绍,军坡节是一种形成并长期流传于定安县及周边地区的大型信俗活动,是中原庙会的嬗变,它在每年春季举行,以“境、峒”为单元有固定不变的时间,从农历正月初旬末开始,是民间祭祀的“活化石”,是祭祀历史有功人物的传统信俗,侧重交游、装军、嬉闹、显“功”而展示“神威”等环节,有祈祷安定,追求欢乐的精神境界,历经数代而不衰。
八佾舞
  在奉祭三清道祖大典上由台方组织的“八佾舞”表演,备受瞩目,这将是首次由两岸道教界现场再现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祭祀仪式。
  八佾舞,亦作“八溢”。亦作“八羽”。为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组成,用来祭拜皇帝祖先,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种。
  “八佾舞” 系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八佾舞”被儒家奉之为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历代帝王取得政权后,都循列制礼作乐,歌颂本朝功德。按《宋史礼志》一祀仪典列,海神天后归岳镇海渎,乃邦国神祇之一,又经宋﹑元﹑明﹑清历代帝王诏敕褒封,其祀仪爰如祭天,故而举乐献舞规定“八佾舞”。

南天情爱心公益
  南天情慈善基金会是由海南玉蟾宫牵头组织成立,活动创办之初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赞赏,广大社会爱心企业家和贤德之士积极响应。近十年来,共扶养及资助了2003名孤儿,650名孤寡老人,900名贫困大学生。
  “南天情”爱心公益活动旨在为爱心人士与贫困学子和孤寡老幼之间搭建起爱心交流的平台,影响和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南天有爱,文笔传情”,让南天之情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道教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是道教在海南的演绎仪式。道教随着汉人的迁琼而传入,是海南民众最普遍接受的一种宗教。明朝,随着汉族人口的增多,道教活动尤其是斋醮科仪便兴盛起来。
  “斋”本意为庄敬洁净,“醮”本意为僧道设坛祈神。意味着古人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食荤腥的仪式。斋醮科仪的行程中道士要身穿道袍,设坛斋醮,演唱经文,祭神度亡,除灾祈福。
  斋醮祭祀活动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明代定安县进士王弘诲曾著文描述当时斋醮祭祀活动景况:“每当公节届期,即云集煈附,若三军奉主帅,曾无敢厥声者”。他还曾赋诗描述斋乐的繁荣:“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即作斋)到处歌且舞。”
  海南斋乐与当地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社会信仰理念中占据重要位置, 是海南流行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一种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