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1:文化苑
总第256期 >
2015-12-17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数风流人物看定安(古代篇)
刊发日期:2015-12-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县人文历史述略
潭榄村冼太夫人庙。许荣颂 摄
忆先泉碑。许荣颂 摄
排坡村莫氏祖词。许荣颂 摄
南山村亚元坊。
(上接255期第七版)
四、才俊辈出,群星璀璨的潭榄村
潭榄村明、清之为官者,所任职多为州县训导、教谕、学正之类的教育官员。多是当时诗文扬名者。他们在全国各地任职,为中国明、清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为培养人才付出了心血,也为定安文风之盛造就人才,做出了贡献。其为家乡教育付出了心血和有所成就最著者,有吴纲、吴一澜。
吴纲字维章,博学能文,工于诗赋,与当时名士俞宗梁、吴会期齐名,被时人称为琼南三杰。于嘉靖辛亥(1551)科考取岁贡生。授任宁远训导,任上“日与诸生校雠鉴史,性理课艺”曾参加编纂嘉靖乙未(1535)年定安县志。率于宁远任上。
吴一澜,字惟源,号观泉。其为人“朴茂谦恭,力学好友”而且是知名孝子。“父病则鬻产求医,母病则不离左右。”在家乡他的威望很高,“乡族事无大小,得其一言而决。”“喜成人善,不谈人短。见俗多浇薄,手编《家礼》以垂训。”他不重视科名,而潜心研究学问,“博学传经,多科名髦士。”当时府治官员吴总宪旌其户曰“士林师范”。年七十六率,入祀郡邑乡贤。长子秉机考中举人,为官政绩彪炳,是一代循吏。次子秉朴,考中岁贡,孙日曜,考取万历戊午年科举人。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家训的成果。
潭榄村吴氏,至清代才俊之辉煌已见式微,科考无人高中,但其迁到石锦村,杨迈村等各村之吴姓族人,则也有人材造就。实不愧为定安之望族。
潭榄村清代仅有陈赞元一人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科考中举人。陈赞元也工于诗文,才名著于定安,可惜病逝于北京。幸同乡之王映斗给予帮助,将其灵柩带归乡里安葬。
明代末年,自琼山卜通村迁入潭榄村之林士元后代之林起鹤、林毓瑞则也诗文扬名功业有就。
林起鹤,字鸣九,号南峰,明代参政林士元的七世裔孙。明末其先祖自琼山卜通村迁入潭榄村。少年游读太学,性颖敏,好学不倦,家藏书很丰。俱经其点研改讹。考选县丞。于乾隆十六年(1751)与知县伍文运首倡捐资建筑见龙塔于县东南之龙滚坡。1996年笔者主持维修,塔至今完好,成为旅游景区热带飞鸟世界的一处景观。
林毓瑞,字云徵,号菊谭。于嘉庆癸酉(1813)科考中拔贡。工诗赋善书法。名重一时,曾于嘉庆己卯(1819)咸丰辛亥(1851)年两次参加编纂《定安县志》。于道光年间捐地创建潭榄冼太夫人庙。庙今存,香火很盛。
自清初参加吴履泰抗清失败后的深水村许姓人许晖南,为逃避清兵的追剿,先迁入定城许宅园(原址在原定安中学校内),再自定城迁入潭榄村后,许姓人读书风气也极盛,在清代考取贡生者有许元坊、许官荣、许文焕、许文炯四名,其为官任职也是训导、教谕、学正之类的教育官员。而许汝明则以邑庠生晋京加捐副贡而为官,历任甘肃会宁县典史,平凉县典史,秦州、直隶州吏目,兼署平凉府经历,秦州、直隶州、三岔州判,护理平凉县知县,盐课司提举等职。
五、小姓望族,定安莫姓人文焕彩
莫姓在全国姓氏中人数不多,在海南的莫姓人同各姓氏的人口比例也不大。属于人口少的小姓族。然而在定安县莫姓人口却不少,其在明、清历史上,才俊众多,出类拔萃,人文焕彩,功业彪炳,是赫赫有名的世家望族。
莫姓之入琼始祖莫恭万,袭祖荫任同安千户。因奉调戍 琼而落籍定安。所居以姓为名,称为莫村。后子孙蕃茂,人口增多,在附近重建新村。先后移建排坡村、南山村、山椒村,成为定城郊之名村,再后则迁徙到全县各地全岛各地。较大的莫姓村庄有今定城镇的仙屯村,居丁镇(今龙湖镇)文头岭村、桐树村,雷鸣镇的头尾村(隆文村),龙门镇的赤土村,龙塘镇(今龙河镇)的高上园村,岭口镇的鲁古井村,翰林镇的章塘村,新竹镇的白堆村,黄竹镇的大统村等。莫姓成为定安县之望族,原有之人文胜迹文物极多,但经历多次战乱和多次极左运动之破坏,多已损毁不存,今尚保存的有排坡村合族祖祠,莫氏小宗祖祠、士贞公祠,莫村祖祠,仙屯村祖祠等。南山村今存有全石质四柱三间的亚元坊一座,系为纪念明代莫汝拭考中第二名举人而建。
莫姓在明清两代,英才俊士之众多,中原瞩目。蜚声海内外。今试述其大端如下:
定安县莫姓,在明代虽无科考中进士者,但却有举人九名。而清代则极为辉煌,有三名进士(排坡村二名,南山村一名,誉为一里三进士),举人6名。明清两代共有举人15名,约占全县举人总数的五分之一,进士三名,占全县进士总数的十分之三。莫姓明清两代共有贡生160名,占全县贡生514名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可见定安莫姓在明、清两代文风之盛,才俊之众多占全县之鳌头。
至清代莫姓文风特盛,才俊众多,人文焕彩。何以定安县莫姓在清代文风如此炽盛,才俊之如此众多,造就了一里三进士之辉煌呢?一说是先祖屯田挖出了汉代大铜鼓二件。这是吉祥宝物,一直置放于祖祠。宝物吉祥,荫祐了莫姓人才辈出。二件铜鼓在土改时被没收,被其莫姓任贫协主任之子孙砸烂卖了废铜。铜鼓祐荫之荒诞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莫姓清代人文历史之辉煌,要从现尚立在排坡村井边的“忆先泉”碑说起。此碑系排坡村莫魁士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以饮水思源,不忘挖井人之意而立。碑高130cm,宽58cm,厚10cm。碑正面中间阴刻行楷体“忆先泉”三大字。右侧阴刻“丁酉秋前三日立”。左下侧阴刻“宛平布衣秃翁潘毅书”。碑背面碑头阴刻横写“孺慕碑”三字。下阴刻直写小楷字文满碑,因年久风雨侵蚀,碑背之文字已不能辨认。这个宛平布衣秃翁潘毅是何许人也?据史料及莫姓之代代传讲。潘毅乃北京宛平县人,生于明代末年。学问渊博,不愿为清廷之官。因逃避清廷迫害,流落到定安,巧遇莫魁士,莫识其为高人,筑六敛轩以馆之,延请其为莫姓子弟之师。自此莫姓子弟有高人名师讲教指点,莫姓读书之风大盛。魁士之子莫陶,从弟莫魁文遂学问大进。魁文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科考中举人,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科考中进士。莫陶,于雍正元年癸卯(1723)科考中举人。雍正五年丁未(1727)科考中进士。以后莫绍德于乾隆己酉(1789)科乡试考中举人,嘉庆元年丙辰(1796)科考中进士。后之俊彦人才辈出,不乏学问渊博,德行卓著政绩彪炳者。莫氏自明而清英才俊杰众多,不能一一介绍。今特选而介绍之!
莫士及,字汝贤,号笔峰。今文头岭村人。博学能文。于明嘉靖乙酉(1525)科考中举人。任苏州府教授,升常宁县知县,政声颇著,致仕归家,潜心读书,修族谱,写家训。著有《笔峰日录》。入祀常宁名宦、定安乡贤。其孙莫汝德于万历戊子(1588)科乡试考中举人。
莫汝拭,原名维则,号景南,今南山村人。于万历壬午(1582)科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亚元),任上犹县知县,行无为之治,“政平刑简,兴学课士之外,一无所事。官场清廉,两袖清风。”今南山村中尚完整保存有为纪念他而建造的一座全石质四柱三间的“亚元坊”牌坊。被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莫魁士,字介梧,号中洲,今排坡村人,少年聪明勤学,“淹贯经史,善于古文诗词。”于康熙戊子(1708)科乡试考中举人,不愿为官,家居读书。“笃行孝道,筑思嗜台,凿忆先泉井以追念先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巧遇宛平逃难流落海南的潘毅,识其为高人,筑馆轩延请其为莫氏子弟之师,教授学问,在生活衣食起居照顾潘毅十九年。潘毅逝世后,葬之如礼。工诗词,著有《稼余诗文集》。有诗作传世。
莫魁文,字起梧,号印山。少年时聪明好学,在潘毅的教授指点下,学问大进,于康熙丁酉(1717)科乡试,考中举人。康熙辛丑(1721)科殿试中进士,是清代海南第一位考中进士者。初在吏部观政三年,改授直隶庆云县知县。初到任便下乡访问民间疾苦,了解到本县有河水成灾之祸患,发动民众治理马颊河,使民得能安居。创建月阳桥,便利交通。后因劳碌成病告请归家,两袖清风。其子莫随,考中岁贡,任海康训导,孙莫玺章考中举人,任新蔡县知县。书香继世,家学传承。
莫陶,字柳眉,号绿岩。今排坡村人,魁士之次子。“资性明敏,家之藏书无不观览”。在高人潘毅之教导指点下学问大进。于雍正癸酉科乡试考中举人。丁未科成进士。授职四川铜梁县知县。政绩很佳,“上宪多所嘉许。”为官未几年,因病告请归里。“居家孝友雍睦,乡党推重,创建宗祠,训督二子。”莫陶工字法、绘画,小楷写得很好。我曾征集到莫陶之纸本彩墨画松鹤图一轴;莫陶题写之“即用知县”木刻匾一块,均藏于定安县博物馆。
莫谟,字次典,号乳泉,绍德父亲。今南山村人。于乾隆庚辰(1760)科乡试考中举人,选授直隶安肃县知县。历任沧州、通州知州,河间、广平府同知、通判,永平府知府,赵州、直隶州知州。所到“断狱如神,民无隐情,士风振兴,奸宄敛迹,豪强不敢肆威,胥役不能舞弊。”他所施行之治政,上官都做为众官员的模式,可见其政绩之辉煌。在安肃任上创捐修理县文庙大殿及棂星门。而任静海县知县时修建静海县文庙,捐建瀛海书院,并为书院置田产。任滦州知州时也修文庙捐建海阳书院及忠孝节义两祠。此外在各处任所造桥筑路、赈灾治河,抚恤贫苦之事,多有所为。致仕归家,也有所为,家乡定安县文庙创建于明代,倾圮特甚,莫谟与当时的知县杨文镇商议,集众捐资重建,并亲自督理工程。庙成,雄伟壮观,为振兴定安之文化教育,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为人为政之业迹《广东通志》、《滦州志》、《琼州府志》、《定安县志》均有较翔实的记载。由于他之善行善政,督训子孙有方。其子孙后代,一直才俊辈出,辉煌至今。我曾在南山村征集到《莫谟及妻林氏墓志铭》石碑十块。碑为方形阴刻。碑每块大44cm×36cm,厚3cm。文为中宪大夫、浙江分巡温州兵备道、海康陈昌齐所撰。书丹为通议大夫、提督全省学政、内阁侍读学士、诸暨傅棠题写。高要区运祥刻石,今藏于县博物馆。墓志铭详记莫谟之政绩德行,为镇馆文物。今莫谟故居尚存,却不为文化部门所关注。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