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结婚了吗?”
“人家隔壁张大妈的闺女,跟你一般大,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要求别太高了,差不多就行了。”
“抓紧时间吧,年纪真不小了。”
像很多地方一样,结婚一直是定安人亲友圈里八卦的焦点,婚礼上的细节,往往几十年后,依旧会被清晰的记得;长辈们回想过去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吃不饱、穿不暖,紧接着往往就是婚礼的细节。
弟弟过年回家,被家里长辈不停的催婚,但在被各种声音催婚之余,也听到了不少有关婚礼的故事。
邻居陈奶奶
坐着花轿到婆家
陈奶奶是个健谈的人,说道那年陈爷爷抬着大花轿娶亲的情形,陈奶奶的欣喜不言而喻。
陈奶奶的娘家和婆家相距不远,仅一江之隔。陈奶奶说,以前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像现在的孩子,谈了一个又一个,有些谈了7、8个都不结婚,成何体统。她的婚姻,是在她两三岁的时候,父母拿着她的生辰八字去算命定下的。
婚礼是在解放前。那个年代,婚礼从简。酒席、首饰一样也没有,新衣也没添几件。陈奶奶还记得结婚那天,陈爷爷雇了一个轿工,自己也当起了轿工,抬着坐着新娘子的大花轿,咿咿呀呀的走过那条正发着大水的小江,江水浸湿了陈奶奶崭新的红布绣花鞋。
嫁给陈爷爷后,陈奶奶承担了所有家务和农活,陈爷爷则到砖厂打工补贴家用。两个人将四个儿女拉扯大,又帮忙抚养了8个孙子、外孙。如今,最小的孙子也已经上高中,两人终于可以安享晚年。
父母结婚
白手起家依旧很幸福
妈妈每次提到自己的婚礼都感动不已。爸妈结婚是1982年春天,那时家里几乎一无所有,连吃饭的碗都只有两个。可为了给妈妈一个风光的婚礼,爸爸没日没夜的劳作,不仅攒钱买下了凤凰自行车,还买下了一个崭新的录音机,妈妈说,这可是村里的第一只录音机,那几年村里的小伙子结婚的时候,没少跑咱家借录音机。
结婚那天,爸爸骑着凤凰自行车,后面驾着崭新的录音机,带着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到外婆家接亲。由于家里只准备了很少的喜糖。有小孩子来讨,妈妈只能给一两块,绝不敢多给。妈妈说,当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返程的时候,妈妈的好多姐妹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当时家里只有两间小瓦房,爸妈住一间,奶奶住的那间还要兼当厨房。爸妈住的那间,用纸板做墙一分为二,外面是客厅,里面是卧室。客厅里只摆了茶几和几张椅子,如果来了客人围着茶几吃饭,客厅就全满了。卧室里摆上床、大衣柜和缝纫机后,几乎没有转身之地——这就是两人的新房。
表哥的婚宴
表哥在找对象时放言“三不娶”:不娶离自家近的姑娘,不娶文化程度太低的,不娶比自己小太多的。不娶离自家近的姑娘,大致是为了下一代的智商考虑;不娶文化程度太低的,主要是为了夫妻双方有共同话题;不娶比自己小太多的,八成是希望找个能照顾自己的。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表嫂倒没有比表哥小太多,可是也就初中文化水平,家就在表哥所住的小区对面的村子里,站在表嫂家楼上,可以清楚的望见表哥房间的窗子。舅妈偶尔开玩笑:“有条件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有了合适的什么条件都没有了。”事实上,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两人结婚是在2005年。结婚那天,舅舅家租了9辆婚车从老家出发去接亲,寓意长长久久,还专程请了一个乐队奏喜乐。那次婚礼还请了摄影师来进行录影,后来还刻成光盘在家族中传阅。表嫂穿上租来的大红色婚纱,表哥穿身合体的军装。婚宴是在舅舅家举办的,五十多桌,每桌十个人,很是丰盛。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的花销也水涨船高。没有了旧时代的聘礼,却搞出了许多名堂:领结婚证叫“订婚”,男方要给女方父母“问亲礼”;举办婚礼要给“结婚礼”,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还有媒婆费、媒公费、伴娘费、伴郎费等一大堆开销。
彩礼加码了,对象却难找了。连弟弟也都不禁感慨:“姑娘那么多,怎么就找不着合适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