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4:《今日定安》故事
总第200期 >
2014-11-27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我”和《今日定安》的故事
刊发日期:2014-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许荣颂是原定安县政协副主席、县博物馆馆长、资深文博专家、有名的“定安通”,2013年4月起,许老又多了一个名号,《今日定安》文艺副刊《文化苑》的特别顾问。
谈及与《今日定安》的缘分,许老依旧记忆如新。“定安是海南有名的文化之乡,但现在的年轻人,做文化的太少,能安下心来好好写点东西的就更少了。《今日定安》创办后,我就在想,为什么不开辟一个专门的文化副刊来培养定安文化人才、光大的定安文化呢?”许老说。
许老与新闻办编辑人员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文化苑》副刊创刊了,每周出版一期,每期一个版,主要发表跟定安历史文化、社会民俗等有关的知识性文章、书法、绘画及艺术摄影作品等。
虽然许老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是很方便,但是在《文化苑》的组稿、改稿上必定亲力亲为。“我们给副刊取名‘文化苑’,就是希望在这里将定安本土文化聚集起来。”许老说。
“定安人杰地灵,具有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明代礼部尚书王弘诲、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张岳崧的故乡,也是琼剧之乡。这是一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因为本地文化最富‘乡土味’,本地的老百姓对此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街坊村间流传的一个个佳话、一个个古匾、一条条涓涓细流……一草一木皆有情绪,一物一品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从一开始的吟诗作赋、风雅小品,到现如今的定安民俗故事、历史文化、理论文章等,如邓光华的《王弘诲传略的讹谬之处》、吴杰的琼剧剧本《我是位农民工》、木公的《海南汉族地区中秋‘关月娘’游戏》等众多文章,更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了,‘乡土味’也更浓了。”
作为中国报业特有的现象,《文化苑》和其他报纸的副刊一样,提升了《今日定安》的整个文化品位,也使读者多了一个了解定安文化、了解定安文化人的平台。
以今日定安《文化苑》为平台,大批的定安文化学者在这里聚集。
以诗词见长的符和国、秦志森,以批判性文章见长的莫清华,以理论性文章见长的许荣颂,以琼剧剧本见长的邓之钦……定安的文化名人在此云集。除了老一辈的文化人,新一辈的文化人也在此崛起,以传播古城文化为己任的何慧、以文艺小品见长的叶彦彤、以小小说见长的黎义全……
许老说,定安的历史文化深厚,希望文艺副刊继续搭建起读者和媒体之间的桥梁,让更多定安的声音发出去,让更多的定安年轻人加入到宣传家乡文化的队伍中来。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