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其在诗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写作者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中国文人很早就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交互,主要是平仄的交互,来寻求声律的美。
平仄的掌握说难也不难。拿普通话来说,它分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这四个声调),其中,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古代汉语的声调则分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上、去、入为仄声,其余为平声。古代的入声字已经转到今天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里去了。转到上声、去声去的,我们掌握起来很容易,因为反正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只有从入声转到阴平、阳平的字,我们才需要记一下。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等区域的人辨别平仄更容易些,因为他们的方言仍保存着入声。我的家乡话桂林话则是把入声字的读音都读成桂林话阳平的读音,这样的话,入声字中转入阴平、阳平、去声的,我只需用桂林话一读就可以分辨出来,最后剩下的入声字中转入阳平的就得去记一下了。而说定安话的人,难就难在定安方言里基本没有保存入声,这就需要我们花一点工夫去记一下了。当然,这类字是有限的,我相信经过一定的学习,也难不到我们说定安话的人。
下面先以最简单的五言绝句叙述平仄格式。五绝的句子只有四个类型:
A、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这四个句型建议分为两大类:(一)A和a为一类,头两个字都是仄声,是仄起句;区别在于A为平声收尾,a为仄声收尾。(二)B和b为一类,头两个字都是平声,是平起句;区别在于B为平声收尾,b为仄声收尾。
五绝只能有以下几种基本句式:
A、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当然,这几种句式也不是固定死的,有时可以灵活使用,对七言诗来说,古代曾流传“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五言诗为第一、第三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五言诗为第二、第四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下面举明代诗人董其昌登定安文笔峰所做《文笔生花》一诗为例:
五色谁相赠,奇峰万丈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著书心意懒,一画到羲皇。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此诗属于a类型句式。
懂了五绝的平仄规则以后,对于七言绝句的平仄就容易懂了。七绝不过是在五绝的前面加两个字,把仄起变为平起,把平起变为仄起就行。
七绝也只有四个类型:
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每种类型下的基本格式是:
A、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弄懂了五绝、七绝的平仄规则以后,五律、七律的平仄规则也就会了。五律、七律的四种类型是A加a、a加a和B加b、b加b。这里举我们定安的明代进士王弘诲《建州城怀古》一诗为例:
建州城堞久蒿莱,胜国流传尚可哀。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峒主有祠依绿树,美人无地问青梅。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千年往事空啼鸟,一代儒宗尽劫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远涌溪前东逝水,凭高怅望意迟回。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照上面的格式就知道是A加a类型。
事实上,我第一次读到《建州城怀古》是在定安宣传文化中心看到的,在一楼上二楼的楼梯间有一幅大书法作品,其文所选即《建州城怀古》。当时我读到“凭高怅望意盡回”时觉得有些拗口,而且根据“二四六分明”的原则,第六字当为平声的字,而此处的“盡(尽)”却是仄声,难道诗人王弘诲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或者是我错了?于是我回去查书籍,查到王姹编著的《印象定安》竟然也是“凭高怅望意尽回”,我就更纳闷了。最后找到一本定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许荣颂主编的《定安风情古今诗韵》看到的是“凭高怅望意迟回”,此时,我就可以确定宣传文化中心的书法作品和《印象定安》一书出现了错字。我想,如果那两个作者或负责校对工作的人员对声律的使用稍有所警觉的话,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口诀可以遵守,但一定不能犯“孤平”和“三平调”,这是写近体诗的大忌。一个句子中,全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做“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式就是“孤平”。但“仄仄仄平平”句式两平相邻不能算是孤平。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