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上,九位主席集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民主党派要敢于讲真话。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说:“中共的领导、各级党委的领导要有雅量,要容得下不同意见,要听得进批评的声音。”诚哉斯言!
1957年中共领导人号召国人“帮助党整风”。民主党派踊跃响应。结果,全国约55万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包括中共党员老干部),被划为“右派分子”,蒙冤受屈。面对“这不是搞阴谋吗”的质疑,当时的中共领导人振振有词地说“这是阳谋”。
早在1953年9月中旬,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列席中央政府扩大会议,应周恩来之请作发言,他重点谈农民问题,要求对农民施“仁政”。始料不及,这篇发言竟引起当时的中共领导人极大的不满,梁漱溟遭到痛斥。梁据理力争,酿成“廷争面折”的尴尬局面。梁漱溟要求他有雅量,不要拒谏饰非。他却明确地回答:“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
没有雅量,就没有真话。“反右”后天下喑哑。不久,“大跃进”,“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建国第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产干谷36956斤【18478公斤】的惊人纪录”出现在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上。时隔5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2011年9月19日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所创造的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也才平均亩产926.6公斤。当时,对这样荒唐的报道,没人敢说不。而农作物高产“卫星”越“放”越离谱。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中稻亩产13万斤【65000公斤】的“新闻”又登上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如此“高产丰收”的大谎话,很快就被全国大饥荒所击破。开国大元帅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说了真话,被罢了官……
受话者有听得进不悦耳真话之雅量,说话者才有胆量。其实,在封建皇朝有此雅量的明君,为数不少。诸如汉武帝、唐太宗、宋真宗、明神宗等等。
《史记·汲郑列传》中,记录汲黯两次抗旨,四次犯颜汉武帝,言辞都极为尖锐。但他还是为汉武帝所容忍重用。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读者已经耳熟能详。魏征原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材之心,留了下来。魏征常常犯颜直谏。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
这些有雅量、听得进不悦耳真话的皇帝,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政绩。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皇朝的鼎盛。唐太宗则有留誉后世的“贞观之治”。
封建社会,那些食朝廷俸禄的大臣,为民请命也好、冒死抗旨也好、冒死谏君也好,不是吃饱撑的,都是为“国”、为“民”。识宝的皇帝,看到了这一点。虽然听了逆耳之言。心里不舒服,但并不责罪。反而为此专设谏议大臣。
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个细节令人欢欣鼓舞。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姚檀栋敢于将这种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段子背给总书记听,切切实实履行了一名政协委员应尽的责任。他此举,启开了当着中央领导的面讲真话的风气。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共各级领导人正在改进作风,有听得进不悦耳真言之雅量,集民智、听民意、聚民心,同心共筑中国梦,美丽中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