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记者走基层总第47期 >2011-12-29编印

坚守那份执着 守望一种美丽
刊发日期:2011-12-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三滩水文站夫妇12年的默默奉献

李瑞兰在认真的测量着蒸发量。 程守满 摄

  有一种平凡叫伟大,有一种美丽叫坚守。这是一份职责,为了肩上那份叫做责任的担子,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12年;这是一份承诺,为了心中那份叫做敬仰的神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12年的青春书写了人生的豪迈。
  他们,丈夫庞书智和妻子李瑞兰,在定安县三滩水文站工作。水文监测,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深深融入了整个人生。孤独和寂寞是这对夫妻最大的挑战,而他们却早已习惯了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很多人,来了又走了,但是他们依旧坚持,这里是城市的远郊,人烟稀少。因为水文监测工作的特殊性质,他们需要时刻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每天在固定的时刻给水文局汇报水文变化,提供第一手的水文资料。
  “感冒了,到镇里打了一针就往回赶”
  龙州河,又名新吴溪,是海南母亲河南渡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在龙州河下游的三滩水文站肩负着重要的水文监测工作。三滩水文站是海南重点水文站,担负着向下游南渡江控制站龙塘水文站报汛的重任,涉及人民群众的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防洪减灾坚固的前沿阵地。
  在定安县新竹境内的国道224路边,有一条通往三滩水文站的小土路。带路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下雨天车根本进不去,辗转经过几个岔路口后,记者一行又下车走了一段,终于见到傍河而建的三滩水文站。
  眼前的水文站里只有几间平房,但是院落被打扫得很干净。院子外面,有一片小菜园,几十只鸡四处觅食。如果不是院子外面挂着三滩水文站的牌子,这里朴素的像一户平常人家。
  没多久,李瑞兰坐三轮车匆匆赶回来,她抱歉地说:“水文站要有人在,我感冒好几天了,趁着今天天气好,赶紧去镇上打一针就马上赶回来了。”记者了解到,她的丈夫庞书智去县里开会学习了,而刚调来的一位工作人员去水文局送水样,水文站里就只剩她一个人。
  12年如一日
  定时汇报水文动态
  “监测工作每天都要进行,如果天气好,每天早上得7点钟起床,8点钟要做一次记录,接着每隔六小时测量一次。要是遇到下雨天,每2小时就要汇报一次数据,大雨暴雨时更是不能离开人,需要整夜坚守,随时汇报观测数据。”李瑞兰来不及喘口气,边说着就边忙着测量水文变化,并细心记录下数据。看水位、测量蒸发量等一系列工作,李瑞兰做起来井然有序。她笑着说,其实她只是个临时工,平时主要的工作都是由丈夫庞书智来完成,但他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得帮忙,时间长了就都学会了。
  随后,她带着记者一行参观水文站,热情的她不时向我们介绍品类繁多的检测仪器,当她打开一个个房间时,记者才发现,原来看似普通的房屋,里面却摆满各种各样的监测仪器,在不远处的河边还有专门的水位观测室。
  在河边的观测室外,有一道铁索横跨河两岸,这是用来将重达350斤的测量仪放入河中央测量河流流速的。李瑞兰回忆起今年“纳沙”台风那段日子仍然心有余悸。9月30日的晚上,风大雨急,河对岸的支撑杆被撞歪了,水位测量仪无法正常运转,而此时又是测量的关键时刻,庞书智连夜赶到河对岸,短短200多米的路程,庞书智足足花了5个多小时才绕到河对岸把仪器维修好。李瑞兰回忆说,这是她做这么多年水文工作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惊慌。
  “我们会一直坚守下去”
  李瑞兰最害怕的就是孤独,尤其是一个人呆在这个几乎没有人烟的地方。有时庞书智出差,所有的重担就全压在李瑞兰一个人身上。她说:“有时候晚上会非常害怕,都不敢睡觉。”
  由于地势偏远,加上交通不便,近些年,三滩村的村民渐渐搬离了村庄,如今整个村庄只剩下4户人家。尤其是水文站不远处的几百座坟墓,更是让李瑞兰心惊胆颤。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没考虑过离开水文站。李瑞兰说,她的父母是做水文工作的,丈夫的父母也是,而他们的孩子,现在也刚大学毕业到水文系统工作,他们三代都是做这个的,水文监测对于他们来说,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份工作。
  1999年,庞书智与妻子李瑞兰一起被调到三滩水文站。这些年来,站里陆陆续续来过很多人,但都因受不了这里的环境,没多久就走了。坚持在这里时间最长的,就是庞书智夫妻俩。他们一直居住在一间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这一住就是12年。
  “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水文站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时刻在岗。就算是除夕夜,我跟他也只能一个人回家,必须有一个人留下来监测和汇报水文变化。”李瑞兰说,三滩水文站马上就要重新改造了,以后这里的条件会变好。她和丈夫从来没考虑过离开,不管身处哪个水文站,他们都会一直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