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艺副刊总第8期 >2011-04-07编印

古韵定安
刊发日期:2011-04-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高林村 张岳崧故居
张岳崧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之故居,一处为居官时所建的晚年居所。出生之故居仅存正屋,是典型的定安民居建筑,中间为厅,两侧为厢房,屋后有厨房一间。整座屋宇瓦梁灰裂,墙垣坍塌,破败不堪。故居有围墙,拱瑚院门,院中有张岳崧亲手种植的含笑和百合各一株,逾两百年岁月,依然茂盛葱茏,蕾舒花展之时,幽香四溢,弥漫清远。
张岳崧居官时修建的故居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1200多平方米,坐东向西,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定安县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故居分正屋、后屋两幢,正屋四房一厅,后屋二房一厅,为悬山式建筑。两侧横屋各两间,均为一房一厅的硬山式建筑。正屋与后屋有围墙、拱门相连。
整座故居依地势而建,石阶垒砌,宽敞透亮。站在地势偏高的空旷庭院,一览山村旖旎风光,一派地灵水秀之脉相,徐徐清风迎面扑来,顿觉神气清爽,心情舒畅。
张岳崧居官时所建的故居,现已有些破败,院墙、院门皆已坍塌损坏。水渍斑驳的墙壁,凸裂墙缝里几缕刺眼的光线,常能引起人们对当年往事的遐想和追忆。漫步张氏故居,细心寻觅历史遗落的痕迹,一切仿佛历历在目,重现如昨,恍然间竟不知置身在何处。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龙湖镇永丰高林村,始建于1839年至1840年间,为张岳崧晚年亲自筹建的张氏合族宗祠。宗祠有完整的山门、前殿、正殿、廊庑。
前后殿共有驼峰木雕22块,其中双面雕刻14块。驼峰木雕图案镌刻于殿间各个柱架、柱顶。廊庑为圆石檐柱,廊宽1.1米。前殿、正殿均为悬山式顶,有防火山墙,殿脊之灰塑图案已被毁坏。
张氏宗祠现存张岳崧手书之阴刻葵木楹联六副,匾额两块,外围石铜钟一座,张岳崧的著作、书画、对联、碑帖匾额、印章等遗物,还有晚清名人记述张岳崧生平事迹的文章著作,对了解和研究张岳崧及晚清海南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200多年来,张氏宗祠一直是书声琅琅之所。抗日战争时期,定城被日军占领,定安中学迁居于此,1960年前后,定安热带作物学校曾在此创办。
历史上的高林村人求学上进,代代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张氏后人也秉承先辈遗风,尚学重教,学风浓郁,达显家范,且大都颇有建树。
  文笔峰升仙崖.仙人脚印
  位于虎嘴石旁边、一块状若腾空的巨石之侧,有两只大大的仙人脚印,踏上脚印俯瞰山下,可见山崖的一侧险奇峻峭,顿生凌虚而御风之感。相传这是当年玉蟾祖师羽化升仙的地方,人踩在脚印上,便可飞黄腾达,直上青云。
  娘子房
  位于文笔峰半山腰东南面,三四块巨石以各种轻松的姿态,围成一个可遮风雨的空间,这是传说中美丽善良的仙女休憩的地方,俗称娘子房。
传说王母娘娘派一仙人下凡,挑仙土回天庭种植蟠桃。仙人腾云驾雾逡巡一回,惊异文笔峰之灵气秀美,决定在此取土。正值秋风送爽,习习凉风吹拂,仙人情不自禁放下簸筐,坐在山崖巨石上,边欣赏美景,边把酒尽欢,酒酣意醉之后,感觉有些倦意,遂不觉入梦。
王母娘娘见仙人未归,便派一仙女下凡看个究竟,善良的仙女见仙人酣梦正香,不忍惊扰,便在石洞旁一张宽大的石床上休憩,静待仙人醒来,不料竟也香梦一场,醒来后见仙人还在酣睡,不忍惊醒,便独自回宫复命去了。
仙女腾云去,空留娘子房,惹得无数游人殷勤往返探看,在绮丽梦幻的神话仙境里不倦地流连。
  九锡山村.南建州州治遗址
  岭口的九锡山村,原来称南雷村,清末改称九锡山村。这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亲眼见证了南建州兴亡衰落的历史,也见证着南建州百姓子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州毁村仍在,如今的九锡山村,尚留有古城墙基遗址,村四周有长弧形池塘,将其连接来看,应是当年南建州的护城河。村东南的水井旁边,仍存两块大型的圆形旗鼓石,完整青亮,雕刻古朴,为当年南建州殿堂门前所用的威仪装饰。村边还残存着很多厚大的古代砖块、零碎瓦片,以及雕有莲花纹饰的大石缸。据考证均为古代官家所用的建筑材料,估计是南建州城毁之时遗留下来的痕迹。
  龙梅村 王弘诲故居
王弘诲的故居,为海南典型的民居建筑。正屋一幢,为两房一厅,两侧各有横屋相邻,为硬山式建筑。偌大的院子里,还留存着石缸、石盆、磨盘、石础等东西,据说有些曾是当年王弘诲用过的物品。可惜山门上、围墙内,杂草丛生,一派凄清,人去鹤飞,故园已今非昔比。
村中有至今四百多年保存完好的三座古建筑:八角殿、王氏宗祠、太史坊(见四大牌坊)。
  八角殿
  位于雷鸣镇龙梅村王氏宗祠内,实为前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气势雄伟。
八角殿整体结构布局十分严谨,进深三间,宽五间。正脊有双龙戏珠灰塑,双龙矫健,姿态优美,檐下坊间有各种花鸟瓜果彩绘,色泽鲜艳圆润丰满。明间金柱均为大圆柱,柱径24公分,前檐柱为方形石柱,后檐柱为八角形石柱,有鼓镜式石础支撑。梁柱之间的驼峰木雕十分精美,花鸟瓜果走兽,皆灵异传神。
  王氏宗祠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系龙梅村人为纪念明代礼部尚书王弘诲而建。明朝时曾毁于盗焚,今祠按原貌重修于清康熙年间。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占地1000平方米,宗祠内有定安著名的八角殿,与其合一山门,王氏宗祠后殿,进深3间,面宽5间,硬山式顶。后殿有东西配殿,组合成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
王氏宗祠门口有“东阁风清”木匾一块,悬挂正门上方。祠内保存有康熙丙申(1716年),明万历皇帝诰封王弘诲及其妻周氏之诰封文匾一块,为翻印之物。“忠义世家”木匾一块,以及当时的定安知县丁继离赠写的两块牌匾,也都高悬祠堂之中。此外,宗祠内还保留当年重修宗祠时的半截碑记,件件物品皆记载王氏家族曾经令人瞩目的辉煌。
自古以来,王氏宗祠不仅是族人祭祖之地,也是儒家传道和祭祀孔子的殿堂。
  春内村 王映斗故居
  王映斗故居位于定城镇春内村东北部,也称父子进士门第,坐西向东,建筑布局呈品字结构,占地2000多平方米。
该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在京为官的王映斗归隐田园,带回由京官设计的图纸建造豪宅。该宅外观酷似一座宽大的城堡,内有12院72房,布局十分紧凑。王映斗卸仕归隐之后,家居乡里不履公门,潜心修撰著述,此宅伴之静度晚年。
故居大门石彻而成,有2米多高,朝向东,九级石阶缓缓而上,颇有气势。故居大门内,一条30米长的巷道直通院内,第三道门楣上,曾悬挂“父子进士”木刻匾额。
故居有正屋、后枕屋之分,正屋4幢,中为客厅厅堂,厅堂比一般海南民居的厅堂要高出许多,屋梁、公阁所用板材均采用上等名贵的苦香木料。两侧为厢房,后枕屋3幢,每幢为3间,皆为悬山式建筑,前庭和后庭的四周都分别有廊檐相连,起到遮光挡风蔽雨的作用,庭院幽深,曲廊迂回,移步换景,风格别致,回廊巷道皆用青石铺就,古朴大方。
故居大门左侧的正屋南房,便是当年的王家书库,曾经收藏许多著名的名人字画、牌匾、瓷器,最为珍贵的有《四库全书》等许多古代书籍,还有一幅慈禧太后亲手画并题字的话梅图。“文革”时期皆被砸坏烧毁,部分房子被拆,砖瓦椼料另作用途,破壁颓垣,残梁断柱,尚存于荒芜之中,庭院显得破落凄凉,空遗往昔回忆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