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热点新闻总第559期 >2021-08-19编印

漫话七夕
刊发日期:2021-08-19 阅读次数: 作者:管淑平  语音阅读: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当中,七夕节可谓是最浪漫的一个节日的了。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这时候,年轻的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着天河两边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希望能亲眼目睹他们一年一度的相聚。同时,姑娘们心中又乞求着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于是就渐渐形成了“女儿节”,也就是传统中的七夕节。

其实,在天文学当中,“牛郎”与“织女”只是两个星宿的名字,它们常被用来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在七夕的夜晚,牵牛星与织女星恰好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正高高地悬挂于我们的头顶,十分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过相关的文献,《诗经·小雅·大东》曾说:“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不过,那时的七夕,人们只是纯粹地祭祀牵牛星与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

据西汉农书《夏小正》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这便是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而《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则让这个故事更为生动,充满意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一首有名的吟咏牛郎织女的古诗,从诗歌描写的有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来看,也恰到好处地反映处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人民的一种朴素而美好的向往。在《淮南子》中,则更加质朴而浪漫地描绘了一个“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传说,这就让我们的节日变得更加多元化。

七夕节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诸多女性会在这一天晚上,准备好针线,对月望风穿针,比试谁的手更灵巧,这个习俗就是人们常说的“穿针乞巧”。晋代医学家葛洪曾在《西京杂记》一书中这样描述七夕:“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其实说就是女性在七夕穿针的风俗,在宫廷当中,宫女们也会举行“晒衣服”的活动。而古代的文人、名士的朋友圈中则流行“晒书”风尚,他们会在这一天把书籍、字画搬出来晒晒,以免潮湿发霉。但这种风俗在后来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附庸风雅的人的一种借机炫耀的手段,通过“晒书”这一方式来扩充门面。

在众多描写七夕的诗词当中,最让人为之动容的莫过于宋代秦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首词了。该词中又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最为经典,以至于成为了不少相约爱情的情侣们的座右铭,他们借此表达着各自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希望彼此的情感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就如同七夕夜中牵牛、织女星一样,熠熠生辉。

当月上柳梢,当笙歌吹奏,当牵牛与织女的故事再一次地回荡在我们的耳畔,我们知道,七夕佳节已至。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美好憧憬的心,踏着一地柔和的月光,聆听着文化中的七夕之美,感受着七夕佳节独有的浪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