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用青春助力脱贫攻坚的“人民满意公务员”尹鹏娇。王兰兰 摄
“我认为青春的意义可以是种在田间地头里的希望,这些希望是可以帮助村里贫困户增收乃至脱贫的。”28岁的尹鹏娇说。作为90后,她已在定安县新竹镇祖坡村扎根4年,她以年轻人的新思维,与村民一起研究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芋头品牌,鼓励贫困户务工、种养,让全村7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她说:“用心,找到了符合本村的致富经。”
真心用心探索发展模式
尹鹏娇老家在山东,在海南大学完成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业后,她参加为期2年的国家中西部志愿服务项目, “在大学我就曾帮扶过留守儿童,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就对乡村有种情怀,志愿服务结束后,我就选择报考了基层公务员,2017年就来到定安祖坡村委会做扶贫工作了。”尹鹏娇说。
新竹镇祖坡村委会共有8个自然村12个村小组,540户2300多人,其中有79户是贫困户。刚来时,尹鹏娇发现,祖坡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只是依靠种地为生,主要有香芋、水稻、冬季瓜菜之类,但基本都收入不高。经过走访调研,尹鹏娇和同事们总结出原因:村民的土地利用率低,大多土地只是种植了一种作物并收成后就闲置较长一段时间,此外,原本在当地比较有特色的芋头没有发展成产业规模,零散种植价格低,没有品牌效应。
村里“穷根”主要是缺产业扶贫。在新竹镇委的帮助下,尹鹏娇和祖坡村的党支部成员一起前往陵水学习以村集体企业为载体开展产业扶贫的新经验,2018年7月,村里注册成立了定安祖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党支部+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模式,以党建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村集体企业帮扶祖坡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开始,村民们不理解这个思路,我们要求村民一起对土地实行轮种,增加利用率,比如原本只种一种作物的可以种两种,把辣椒和香芋一起种下去,三月份收完了辣椒,再种香芋,等香芋长到七八月份就又有收成了。”尹鹏娇说,由于不少村民不看好,村集体公司就承租了部分村里的土地,在靠近公路边的田地试种,就是要让村民看看成效。眼见效果不错,村民们便愿意出租土地,或者自己参与轮种项目。村集体公司除了给村民提供劳动岗位,到了年底还会给村民分红。
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尹鹏娇和村集体公司会收购村民生产的地瓜等农副产品,找人设计了专门的包装盒进行包装出售。尹鹏娇还顶着村干部担心猪瘟的压力,在做好防疫基础上让集体公司发展起了养猪产业等项目。为了扩大本地芋头知名度,尹鹏娇和村民们还办起了芋头采摘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田间地头体验。截止到2021年3月,共计一百多户农户加入了辣椒芋头套种的队伍,增加了300亩的套种面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增添了一份力量。
耐心细心带去脱贫信心
40岁的贫困户邓道飞一家共7口人,家里孩子多,且都年幼,光靠种地勉强为生却难以脱贫。“我是他家一对一帮扶的责任人,我看他会一些修理摩托和电动车的手艺,我就劝他,为什么不去务工?那个手艺收入远比种地多。”尹鹏娇说,不过邓道飞就是听不进去,眼看着邓道飞一家持续贫困她心里着急,于是展开“车轮战术”,一周家访两三趟来劝邓道飞外出务工增收。
尹鹏娇每次来家访,都会给邓道飞的孩子带一些吃的,还会帮助邓道飞的妻子做一些家务。“她来我们家很多次,每次都给我做工作,但我放不下家,孩子小,而且那时妻子刚生完小儿子身体虚弱,所以我不肯去务工。”邓道飞说,但是经不住尹鹏娇的连续劝导,持续了数月,他回头想的确有道理,而尹鹏娇还承诺村里会帮忙关照他家里的妻小,于是,邓鹏飞决定外出务工。邓道飞前往三亚和海口从事汽修工作,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家里人均年收入一下子就提升上来,很快实现了脱贫。
扶贫工作中,尹鹏娇还会对一些情况特殊的贫困户展开循循善诱的帮扶策略。在祖坡村有一位50岁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贫困户,家中有一位老母亲和一个儿子,妻子早年离开了家。“那时,他家儿子仍在上学,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劳动力,住着老瓦房,而他本人又十分嗜酒,家里几乎一贫如洗。”尹鹏娇说,为了劝导这位贫困户戒酒,她每次走访,只要贫困户不喝酒她就表扬他,逐渐地,该贫困户减少酗酒,她还积极鼓励他打工存钱,后来,他儿子毕业在海口打工,并顺利在村里建了一栋平顶房居住,家里也实现了脱贫。
2019年,尹鹏娇被任命祖坡村委会脱贫攻坚中队中队长,她带领该村通过产业扶贫和鼓励村民多渠道务工等方式,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村里的情况她摸得熟,村民有要求她就及时响应,这么年轻,还是科员,当了中队长顶着不少压力,她很负责地带大家努力实现了脱贫。”祖坡村党支部书记王德义说。
2021年3月,尹鹏娇获得第四届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把青春付出在这个乡村,尹鹏娇觉得很值得。“每个女孩子都希望穿漂亮裙子逛都市大街,留在城里做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我觉得这不是青春的全部意义,我觉得青春也可以是种在田间地头的希望,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一些增收脱贫的帮助,这更有意义和价值。”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