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祜(1902-1978),定安县龙洲乡(今定城)西岸村人。定安中学七迁校址不停学,保存战时教育火种,时任校长王衍祜功不可没。
1937年,王衍祜任定安中学校长。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卢沟桥事变”入侵华北,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9年2月,日本侵琼,硝烟弥漫,岁无宁日。全琼三十余所中学相继停办,唯有定安中学,抱定汉贼不两立的决心,在王衍祜的的主持带领下,七次迁校,使得定安中学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书声不断,成为抗战时期海南唯一没有停课的中学,在定安教育史上写下艰难而光荣的一页,也守护了战时琼崖最后一星教育火种。
王衍祜在《琼崖战时教育》中说述:“我们的文化,是独立自主,不侵犯他族,亦不甘他族侵略。”“当国家被强敌占据领土时,有形的要塞,虽为敌人所突破,只要精神的要塞,不能突破。纵为一时之失败,实为千秋之功成。”
也正是为了守住这“精神的要塞”,王衍祜举半生之力,促成了“千秋之成功”。
1939年2月28日,日军进占定城,定安中学成为日军兵营。王衍祜为维护学校,计划迁校复课,继续施教。这一搬便搬了七次,这一搬便是七年。从琼北到琼中再回琼北,从城区到山区再回城区,这其中艰辛与曲折,难以言说。
雷鸣镇龙梅村的97岁老人王福锦是定安中学七迁校址中唯一健在的亲历者,“那时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七次辗转搬校,槟榔树砍下当床,椰子壳当碗,槟榔木当筷,吃的是参着谷石子的饭。最苦的是病痛,因为山区水土恶劣,虫蛇往来,粮米也不能保证,大部分师生都感染疟疾,又无医无药,有好几个同学病逝在山区。”回忆起当年求学的场景,王锦福几近哽咽。
除了疟疾,还有不时弥漫的战火。王衍祜在《琼崖战时教育》中提到,1943年1月,他与校工庆勋同往守备司令部,半途遇敌阻击,几至阵亡,人物失散。王衍祜独自潜伏在山中37小时,天冷雨淋,无衣无食,只有校印尚在身边。他甚至常自我安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苟不幸身死,亦忠于学校问心无愧。”同年秋,日寇集结三路大兵,六次轰炸学校,校舍大半被毁,学生一人受伤。
烽火连天的岁月,为了支撑这所学校不停学,王衍祜想方设法稳定人心,尊师重教,坚持按照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提倡爱国爱校,尊重学术自由。
“校长责任心非常强,老师也非常尽职尽责。尽管办学条件艰苦,但是那是我们便有中庸、国文、化学、代数、物理、植物等课程,非常丰富,老师还会结合当地实际给我们开设一些特色课程。”王锦福回忆道。
1945年,历尽磨难的定安中学师生终于盼来了日军投降的好消息。那年8月,定安中学本校及分校师生400多人迁回县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七年七迁,定安中学为海南保留了教育火种。令王衍祜骄傲及欣慰的是:迁校途中,该校师生同仇敌忾,为抵御日寇做出了突出贡献——日军侵琼初期,王衍祜便召集师生组织抗日宣传队普及抗日思潮,并协助政府组织抗日游击队(组成4个大队,拥有1720杆枪),集中抗战;中日交战正酣,该校学生又纷纷要求学军事知识,请求保送渡海参加“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最终,有50余名学生进入该校参军受训,奔赴抗日前线。七次迁校中,定安中学无一人返回沦陷区、领取顺民证,更无人背叛祖国沦为汉奸。该校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