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在这首词中记载了古人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吃粽子、饮菖蒲酒、沐香花浴……时至今日,这些节日的传统习俗仍然保存在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
海南岛上有一座小城——定安,意为“境地安定,黎庶安宁”。或许与这里悠久的历史有关,节日的韵味显得特别浓厚。我在这方土地上生活了20多年,打小记事开始,印象中的端午节都是特别隆重的日子。
往往在节前的半个月,端午气息就开始弥漫,家家户户都已经在筹备着包粽子了,家里自留多少,要给七大姑八大姨送多少,都得计算清楚。之后就是采购糯米,粽叶,猪肉和咸鸭蛋等原材料。
包粽子自然是主妇们的活计,每到这时,奶奶和妈妈便忙活着洗粽叶、煮粽叶、调糯米、腌渍猪脚、瘦肉和咸鸭蛋,道道工序都不能少。白花花的糯米,金黄油亮的咸鸭蛋,红中透亮的猪肉等新鲜食材,散发出阵阵扑鼻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待食材入味后,再铺开几片粽叶,一小碗糯米、几块肉和咸鸭蛋依次叠加,再扣上一小碗糯米,裹成三角形状,就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外支起一个大火炉,烧起柴火,粽子要经历12到15个小时的高温蒸煮才能出炉。这个夜晚,炉边是需要有人守着的,照看火候,添水,悉心呵护。于是,便形成了很壮观的场面,有的街巷,一排排炉火熊熊燃烧,黑夜被这粽火照亮了半边天。如今,在定安古城,百年骑楼老街里边,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场面,许多摄影师曾慕名前来拍摄,冠以“古城粽火”的大名。
历经一个昼夜的高温蒸煮,粽叶的清香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香甜的糯米中,轻轻褪去温热的粽叶,绿绿胖胖的粽子安静地躺着,让人食欲大开。轻轻咬一口下去,其口感绵软,肉嫩酥香,配上咸鲜的蛋黄,回味无穷。少时不曾吃过山珍海味,一个粽子已觉得美味至极,无法比拟。
每当端午节当天早晨,我都是在鞭炮声中醒过来的。奶奶早已杀好鸡,摆盘祭奠先祖。早餐也是有讲究的,家里每个人都要吃一碗鸡屎藤粿粉下肚,鸡屎藤是一种植物,用它的粉末做成的粿粉有一种清香的味道,但童年的我总认为它和“鸡屎”有关,因此十分惧怕,每次都是带着英勇就义的表情吃下它,现在想想甚是好笑。
关于鸡屎藤,它的用处还有很多,房前屋后都可以寻得它的踪迹,据说悬挂此物可以辟邪。大人们甚至还用来给小孩子编手镯,人手一个。虽然不喜欢鸡屎藤,但是听大人们说戴上可以辟邪,使得妖魔鬼怪不敢近身,因此鸡屎藤在我眼里从此多了一种“护身符”的魔力。
我和妹妹分别有两个大澡盆,中午太阳稍大一点的时候,奶奶就会到家附近的水井去打水,准备给我们洗“龙水”了。水倒了满满的两大盆,再放上一大把茉莉花,炎炎夏日,还有什么比戏水更开心的呢。躺在清凉的水里,茉莉花散发出阵阵香气,手里拿着剥了壳的鸡蛋,一边滚在身子上,一边想象着洗完也可以像《还珠格格》里边的香妃一样会引来蝴蝶,别提有多开心。洗完“龙水”澡,奶奶还会在我们的额头中间点上雄黄,电视剧里的古装美女额头上多有朱砂痣,于是瞬间便觉得自己已是那些倾国倾城的公主,自我感觉特别好。
赛龙舟一直以来是过端午的重头戏,每年只要举办龙舟赛,南渡江畔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龙舟顾名思义,形状就如一条龙,船身细长,船头是龙头的形状,船身画着龙的鳞片,船尾是翘起的龙尾。龙舟很窄,只够两个人并排而坐。参加赛龙舟的,都是热血方刚的年轻人,指挥者在船头击鼓,队员手持划桨,奋力向前。水面上激起层层的浪花,划破了南渡江的平静,仿佛在昭告天下,这一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光匆匆流走。当年的水井早已尘封,种茉莉花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南渡江很久没有赛龙舟了……长大后的端午节,过得似乎随意了一些,省去了很多步骤。但它在我心中依旧是个象征团圆的日子,总要趁此机会与父母、亲人团聚,围炉夜话,家长里短。
夜幕已深,此时的古城,粽火已经燃起,在那片光亮之中,有太多的牵挂。这个端午,你会回去陪陪你的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