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2016年元旦即将到来,新年1月1日称为元旦。我国城乡在这天都张灯结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欢庆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
“元旦”一词有丰富的含义。“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意思,元旦便是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的出现,要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出现于三皇五帝时期。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立春。”这是说在上古颛顼皇帝时,就将春季的第一月,即农历的正月为元,正月初一日为旦,这个月的初一日恰是立春,朔旦是每月的初一。为区别于其他月份,后人将元月的朔旦称为元旦,俗称新年。
然而历代皇朝对元旦月份的规定并不统一。汉武帝以前,元旦始终未曾固定具体的日子,夏代,我国创立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积十二月为一年的“太阴历”,即现在的农历,也称“夏历”,把元旦定在正月初一。以后朝代更换,新皇朝为显示自己“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正月初一)”、“易服色”,处处表现“王者始起”。到殷朝商王上台,将元旦改为十二月(腊月)初一。周王朝又将元旦改为十一月(冬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发“秦历”,改元旦为十月(阳春月)初一,并将其定为一年的岁首。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在史学家司马迁的建议下,对秦历进行改革,制定了“太初历”,才正式确定与夏朝相同的元旦(正月初一)为岁首。
元旦在古代,指的是现今的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今所说的阳历。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便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称为“元旦”。自此,元旦才从旧历年回归为新历年的岁首,成为我国人民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