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红色革命记忆
敌后通讯员沈试蘭的红色革命情怀
沈试蘭阿婆与家人的合照。王伦 摄
沈试蘭获得的光荣纪念证书。王伦 摄
定安县人民政府为沈试蘭一家颁发的光荣之家荣誉称号。王伦 摄
沈试蘭永远忘不掉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太多的磨难占据了她的记忆,同时也在磨砺着她那颗勇敢的心。十二岁的她亲眼目睹父亲被日寇活活烧死,在父亲战友的帮助下,机智勇敢的她毅然选择走向革命之路,冒着生命危险,为前线送去了大量的情报,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这位耄耋老人重拾起这些记忆碎片,为我们讲述起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
家仇国恨
点燃心中革命火种
沈试蘭的家乡在琼山甲子镇,回忆起往事,这位精神矍铄老人的眼角顿时湿润了。
1942年,沈试蘭十二岁,那段岁月是她一生中挥之不去的痛。沈试蘭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为了打压敌后抗战的共产党员,一群穷凶极恶的日寇来到家中,把沈试蘭的父亲一顿毒打。而后,在严刑逼供之下奄奄一息的父亲被日寇拖到一处城墙上放火活活烧死。因为父亲知道日寇要来抄家,提前把沈试蘭母女藏了起来,沈试蘭母女才免遭日寇的杀害,悲愤交加的沈试蘭与母亲躲在牛棚后亲眼目睹了父亲被熊熊大火吞灭。
父亲去世之后,悲痛欲绝的沈试蘭与母亲只身逃到琼山区甲子镇的外婆家中,不幸的是,不久后,由于受到牵连,母亲又被抓进了监狱,小小年纪的沈试蘭第一次体验到了举目无亲的痛苦。战争是无比残酷的,沈试蘭记得,那年春天,当时庄稼刚刚长出来,鬼子们在村子外面进行了大规模扫荡,村里的青壮年被抓去做劳工替鬼子挖战壕,而妇女也被鬼子抓走了。 看到这一切的沈试蘭更加坚定了抗日的信心。
历经磨难
化险为夷密送情报
父亲去世后,一位父亲的老战友找到了沈试蘭,在生活上给予了沈试蘭一家帮助,让她们渡过难关,同时,还让沈试蘭当上了一名小信差。
1944年,我刚满14岁,看到共产党的叔叔来村里做秘密抗战宣传活动,因为我年纪小,比较容易躲过鬼子的盘查,所以就被挑去当了一名通讯员,当时被选中后,我心里非常激动。整个大队大概有二三十人,对外全部保密。每次出门都装扮成老百姓的模样,但暗地里却是抗日的敌后武工队。因为武装力量与敌人相差太多,所以,每次跟敌人打仗的时候,都是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让敌人找不到人。回忆起当时被选中作为一名通讯员的经历,沈试蘭依然记忆犹新,深感自豪。
1942年到1944年间,琼山区甲子镇一直是日寇的盘踞地,各村都被日军占领,那时候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次送情报我都要经过定安站、琼山站、文昌站......这些地方。为了躲过鬼子的盘查,我经常利用在山上放牛的时候,把信件藏在斗笠里面,穿过日军控制的据点去送信。
1948年,沈试蘭从黄竹连夜赶送情报到琼山站,路途遥远,天色黑暗,沈试蘭只能手拿着扬鞭,一路甩鞭子壮胆走路,几十里的山路走下来,身上的褂子都被汗水打湿了,当走到琼山站的一个小山村时,由于没有手电筒,沈试蘭撞到了一条凶猛的狗,当时右腿被恶狗撕咬了一下,顿时鲜血直流,为了不暴露目标,把信件安全送到目的地,沈试蘭忍着剧痛,拽着信件,一路狂奔,终于跑出了村子。当沈试蘭把信件送到后,她撩起裤腿,看到血肉模糊的右腿,战士们赶紧给她进行了紧急包扎。
坚定信念
接力传递革命火炬
沈试蘭回忆道,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在家里秘密收留共产党员,虽然那个时候还不太懂事,不理解革命这个字眼里包含的深刻意义,但是,父亲为了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无时不刻在激励着沈试蘭。
为了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将革命的火炬接棒下去,沈试蘭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和父亲一样,把自家当成敌后中转站,而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哨兵,为保证革命同志的安全,沈试蘭腾出了房间,让共产党员落脚,自己则躲到了牛棚里睡觉,时刻紧盯着外面的情况,一旦发生危险,便及时通报,让共产党同志从后门撤退。有几次,敌人过来搜查的时候,找不到证据,恼羞成怒的敌人用机枪把手狠狠敲打沈试蘭,导致她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有次右胳膊还被打断了,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
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抗战往事历历在目,沈试蘭感慨万千:以前战争的年代,哪里能奢想过上这样富足、安稳的日子?如今这样的日子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应该铭记历史,铭记历史不等于心怀仇恨,有些珍贵的记忆永远不能忘却:革命先辈用生命去浴血奋战,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发展,我们更要加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