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6:七一建党节-人物篇
总第232期 >
2015-07-02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琼纵女战士陈道英忆烽火岁月
刊发日期:2015-07-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18岁走上革命路,入枪林冒弹雨毅然前行
陈道英深情讲述当年革命故事。 陈慧 摄
在一般人的直觉里,一个出身贫寒的山村放牛娃与出生入死的女战士,两种形象互不搭界。但是,在曾经参加过琼崖纵队的革命女战士、如今89岁的阿婆陈道英的人生旅途里,这样看似不可能有交点的两种命运却如天衣般拼接得无缝无痕。也因为如此,陈道英同志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投身革命志气豪
1927年,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道英出生于琼海阳江镇一个贫苦家庭,在她6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随后母亲改嫁,是叔叔抚养她成人的。
穷苦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远离了欢乐的童年,陈道英记忆中的童年,是忙不完的农活:上山砍柴、插秧种地、割稻谷、放牛,因为家贫,陈道英从没上过一天的学。很小的时候,她就在地主家当放牛娃养活自己。
有一回,陈道英在山林间捡柴火,一位陌生的男子路过向陈道英问路,陈道英便热心地给他指路。男子问路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与陈道英聊起了天。得知陈道英可怜的身世后,男子说:“你愿意参加红军吗?”陈道英顿了顿,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的大哥,反问道:“参加红军能让我们穷人过上好日子吗?”男子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就是为穷人做主的军队,在我们的军队里,战士们都是和你一样,受尽压迫和折磨,自愿拿起枪杆参加革命,反对压迫和剥削,争取解放翻身的。”
听了这一番诚恳的话语,陈道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她光荣地加入琼崖纵队,成为了一名通信兵,这个陌生男子成了她“严队长”。那一年,她只有18岁。
随机应变化险情
转眼70年过去了,直到今天,陈道英仍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给游击队送信时的情形。“组织第一次给我安排送信的任务,信里什么内容、接信人叫什么,我都不知道,连长只告诉我,这个信很重要。”陈道英说,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把信缝在裤带里,绑在腰上,跋山涉水,将信送到了位于白石岭上的根据地,再连夜将回信送回游击队。就这样,陈道英成功地完成了她的第一个任务。
为躲避敌人的追查,陈道英都选择在夜黑人静的时候送信,“山路又暗又陡,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穿越连绵起伏的山岭,每到达一个山坳的村落,我就向当地百姓求助,善良的黎族百姓会给我点吃喝的东西,然后给我引路,两个多小时后可到达目的地。”有当地百姓的接应,陈道英送信之途多半是有惊无险。
但有一次,她下山送情报时,半路上看到有敌人在盘查,想起连长嘱咐一定要将信送达,陈道英急得团团转。
“这时,我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名大姐牵着牛,我急忙跑过去跳上牛背,向大姐借了帽子戴上,手拿着牛鞭,像模像样地吆喝起来。”普通农妇打扮的陈道英未引起敌人的注意,跑到村里后,她赶紧向村民借了另一套衣服换上,终于化险为夷。“多亏有群众的保护,不然我难以脱身呀。我得出一个经验,送信途中如遇特殊情况需随时变换装束才有利于脱身。”对于送信工作,陈道英深谙其道。
没料到,不久之后,陈道英投身革命的事情还是走漏了风声。“敌人逼叔叔交出我,但叔叔不透露我的行踪,不幸被打死了。”叔叔被自己牵连,陈道英悲痛万分,但她心里明白,只有革命胜利了,大家才有出路。自此,无亲无故的陈道英完全以游击队为家。
奔赴战场洒热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积极策划内战。1947年,在琼海万泉河一带,国民党和解放军展开了一场恶战。陈道英永远不会忘记,那是她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陈道英臀部受伤,她忍着疼痛,跳入万泉河中,多亏被沿河的民兵与农民划船救起,才幸免于难。
此后,她曾辗转到过儋州那大、五指山、澄迈等10多个战场。其中澄迈福山是敌人的重要据点。“福山一战打了7天7夜,那场战争太激烈了,死了好多人。”陈道英的右腿膝盖上有个小指甲大小的伤疤,这是敌人的子弹留下的。
“渡海大军登陆后,在福山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力量逃往陵水。我军一路围追堵截。在到达琼海地界的一座木桥时,我军炸断木桥,看到正在桥上的好几车敌人掉到了河中,战斗很剧烈。”亲历这些战斗,陈道英永生难忘。
1950年,琼崖纵队接应和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取得了琼崖革命的彻底胜利,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经过多年战火的洗礼和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陈道英终于和全海南岛的人民一起,盼来了和平的曙光。
退伍后,陈道英在她工作的农场和她的丈夫相识相恋。经过多年的漂泊动荡,渴盼过上美好生活的陈道英,义无反顾地追随着丈夫来到了定安落居。
今天,枪声和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在海南岛和平鸽翱翔的蓝天下,定安的槟郎花开正艳,89岁的陈道英在自家宁静的小院里,笑看儿孙绕膝,深情地为我们讲述当年革命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