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版总第229期 >2015-06-11编印

互联网+ 为农民增收打开一扇新窗
刊发日期:2015-06-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网上卖产品,亲子采摘游……

返乡大学生谢镇登利用微信发布销售信息。王聘钊 摄
  “刚开始,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发布了销售信息,没想到订单一个接着一个,供不应求。平时客商收购莲雾7元/斤,我在网上可以卖到15至20元/斤。”说起互联网,定安县黄竹镇南宝村委会南宝村返乡大学生谢镇登笑不绝口。在黄竹,“互联网+”慢慢成为了农副产品的“大市场”。
  黄竹镇地理位置优越,土壤富含硒元素,近年来,围绕“热带果园 绿乡黄竹”的发展思路,黄竹精心打造“果园小镇”。通过该镇委、镇政府打出“物以硒为贵”的口号,利用“小活动 大宣传”效应,经过一番梳妆打扮和网络推介等模式,黄竹农业品牌的知名度渐渐提升,附加值也大大提高。
  网购、电商等互联网衍生的新名词,正与传统农业紧密地结合着。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平台,将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的‘亲子采摘活动’异常火爆,每逢周末各订点的采摘园都挤满了自驾游的小轿车。以前客商收莲雾、荔枝的价格分别是7元/斤、4元/斤,今年通过举办热带水果采摘节暨农产品推介会,主推采摘活动和网络销售,并与电商“食汇到家”企业建立合作,实现农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不仅销量好,价格也翻一番。”黄竹镇委书记陈勇告诉记者。
  如今,黄竹镇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村特色“一村一品”的格局,白塘莲雾村、大统荔枝村、莲堆水芹村....种植莲雾1500亩,荔枝7000亩,菠萝蜜3000亩。黄竹镇在充分利用打响农业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作用,加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采取“互联网+信息”、“互联网+销售”等模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莲雾还挂在树上的时候,买家通过互联网就已经提前预购了。计算好时间提前订好飞机舱位,待果实成熟后直接装箱运到机场,空运至目的地,再由内地的总经销商到机场直接提货。如果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每斤莲雾运输成本将近8元,现在的运输成本每斤莲雾只有1.5元,这样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大大地降低了成本。”这是谢镇登自己摸索出来的销售模式。由于莲雾销售供不应求,谢镇登正计划与该镇种植户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周边种植户共同致富。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从以前的“买难,卖更难”的销售模式中脱离了出来,又为农民增收打开了一扇新窗。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公开种植过程,买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达到了良好的合作效应。
  农副产品销售模式的创新,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这是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