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化苑总第205期 >2014-12-31编印

王弘诲:恢弘的济世魂
刊发日期:2014-12-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204期八版)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皇帝奇葩多,而万历皇帝算是其中一枚。而这个奇葩皇帝,做了一件极奇葩之事,长年不立太子,且因太子问题而跟诸臣拉扯有十年之久。
  万历十八年(1590年),王弘诲给万历皇帝上了三道奏章。一是《诸建诸公疏》,请立太子,并强烈指出,请立太子之事乃“法祖建储,以隆国本,以系人心事”之举。二是《拟无逸殿箴》,建议皇帝恢复朝讲,召对群臣议政;三是《礼部题禁风俗奢靡事宜疏》,呼吁风俗奢侈之风应该禁止。
  然而,奏章送入了皇宫,如石头落到枯井,毫无动静。
  王弘诲甚是失望。
  第二年,即万历十九年,王弘诲再上三道奏章,重提去年请立太子等事,语气凌厉,忠直骨鲠,甚有海瑞遗风。然而,奏章还是如石落井,我行我素的万历皇帝依然像只鸵鸟扎于深宫之中,过着那种“不理、不郊、不庙、不见、不批、不讲”奇葩生活。
  这次,王弘诲深深地绝望了。
  他想起了嘉靖,想起了已故的海瑞。当年,海瑞以死相谏,尚未唤醒为神仙之事癫狂的嘉靖皇帝。如今,如果再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尸谏”,会震动那个比嘉靖还疯狂的万历吗?
  这的确是个问题。
  王弘诲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与迷惘之中。二十年孤岛的寒窗苦读,十七年的翰林院隐忍韬晦,就是为了有一天发志济世,施展宏图。如今君王却不受诸臣之谏,他该何去何从呢?
  他又想起了孔子。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时,曾对弟子感叹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在推行仁政不通的情况下,想到了要驾一叶扁舟远离政治,逍遥江湖。而我,是不是该像孔子老人家那样,离开庙堂,远走江湖呢?
  王弘诲思忖再三,决定上疏告休。可是他等了很久,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任南京礼部尚书三年考满,才得旨请准回乡休假。
  
  万历二十年(1592年),九月。
  王弘诲暂别明朝官场,如羁鸟出笼,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一段惬意快乐的吴越之游,一路悠游一路吟诗作赋。人生似乎终于得闲,然而王弘诲并不闲着,他一回到了定安县,就用力推行他人生的另外一个伟大计划。
  这就是筹建尚友书院。
  宋朝名臣范仲俺在《岳阳楼记》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进退皆忧的政治情怀,正是儒家思想的精神之一。王弘诲进不得君王之心,退也不能只顾逍遥,不管世事。他在想,他应该为乡民做点贡献,这样才不愧对父亲王允升给他取的“弘诲”之名。
  筹建书院之事,意义不言自明。当是时,海南岛民风不化,学术不精,而要促进家乡定安县的学术文化,就必须有座像样的书院,供郡邑弟子学习交流。但在那时,要建立一座书院是一件很不容易之事,首先你得有钱,有人,有影响力。
  以王弘诲当时之影响力,操办此事,似乎没什么困难,至于钱的事情,他自己来掏。一年后,书院于县学之侧落成,建筑有前后两廊,仪门数楹,轩昂壮观。王弘诲在学宫大殿左壁题写了“尚友”两字。所谓尚友之意,就是友天下之善士。王弘诲之意,就是以古贤人为楷模,激励后学奋发有为。
  这,正是当年李慎先生对他的期望。而今天,他将这种期待薪火相传,借此挖掘与培养更多有志俊秀,以利天下。
  这一年,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
  王弘诲在想,以尚友书院会天下文士,传播大道,教诲郡邑子弟,岂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然而,这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快乐之感,很快结束。也正是这一年,王弘诲休假期满,他不得不重回官场,去侍奉那个让他痛苦异常而又不能拒绝的奇葩万历皇帝。
  据王弘诲门生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王弘诲“再起,以考满入京,门下士在京正,盛迎于郊外二十里,自四衙门而下,凡八十余人”,真可谓“极一时胜事。”
  蛰居故乡定安两年后,这或许是王弘诲人最得开心的一天。而他回京的这一年,满城都在风传,他可能要北上入阁。甚至连他两年前旅途中认识的外国老朋友利玛窦在《回到南京》中也这样说到:“听说此人(王弘诲)已被皇帝新重新召回南京……尚书被皇帝召回官复原职非常高兴,并希望这将成为升任北京相应职位的一个进身之阶,那会给他以阁老的最高权威。”
  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是王弘诲迟来的幸福。因为北上入阁,在两年前本就应该属于他的,但是被人阻挠而不得成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