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7:文化苑
总第201期 >
2014-12-04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考试录取授官简况
刊发日期:2014-12-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沿袭推行,长达1330年之久(即公元581—1911年)到了清代没落灭亡而终止。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皇朝,建立中华民国。
在封建社会往往军阀混战,举国动乱,民不聊生。封建皇朝为了巩固世袭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科举制度,纳天下贤士才子,授与高官,招为附马,治理国事。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正确对待和评价历史,除去糟粕,取其精华。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录取和授官等情况简述如下:
一、童试(明称院试,清称童试)
童试,每年考一次。地点在考生所在的州、府或县城。参加考试者是儒童或童生,主考者:知县、知府、教谕。考试内容:经史、八股文、时务和试帖诗等,凡被录取者称生员,也称庠生,俗称秀才,有生员、庠生、秀才的资格就可以入官府办的学校(国人监,一次入学资格的考试)。凡人国子监读书的人统称监生。有了监生的资格就能参加乡试的考试。
二、乡试(秋围)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是科举制度的第一关考试。常在农历八月份,地点:考生所属的省城。参加者是通过本省学政巡迴科考成绩优良的庠生、秀才、监生。由皇帝选派正、副主考官主持考试。乡试分三场,为正科科考试内容。清顺治二年(公元645年),第一场八股文七篇,四书三题,五经四题。第二场考试论文一篇,判五道,语、诰、表选作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部五道等以后变通。
试卷密封,糊名,盖印。评卷官评卷确定等级后方能拆开试卷。试卷评判和童试相同。实行六等级:文理平通为一等,文理亦通为二等,文理略通为三等,文理有疵为四等,文理荒谬为五等,文理不通为六等。乡试录取的名额分到各省,大省百余名,小省百名以下。凡被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为亚魁,其余为文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也具备了做官资格,朝廷可以给予授官。
三、会试(春围)
会试是礼部(相当现在的教育部)举行的全国性考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二月后改三月),也称春围。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凡在会试中被录取者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会试考场设在礼部,监考官由朝廷派任。翰林大学士任主考官,设正副总裁,还有十八名监书官。参加应试者是全国的举人。考试内容:八股文、试帖诗、经史、时务等。试卷首页须写三代姓名、籍贯、年龄及学习之本经(考生专门精通的经书)。盖上官府印鉴。半夜入场,搜遍全身,以防夹带。试卷糊名密封。巡逻守卫军士严防守卫。会试共考三场,各场出题办法和乡试相同,唯有第一场四书中的第三题出于“钦命”。先由主考官将前三届题目开单呈进皇帝,并进四书一部,凡已出过题的地方贴黄签书上。皇帝选好题目后密封送到贡院刊印颁发。
会试录取名额按南北中三卷分配,按二十名考生录取一名,录取总名额由皇帝临时决定。最多一次是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录取四百零六名。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四、殿试(朝考)
殿试定于会试后当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初定北京在故宫天安门外,后改为故宫内的保和殿。参加应试者:贡士。皇帝主考。亲王大臣监考;大学士,内部大臣评卷,称读卷官。
殿试前几天,新贡士奔走纷忙,为最高一级的殿试做准备:一、准备十余篇内容各异的文章,熟读前科鼎甲(一、二、三名)墨卷,以便应对策问考题。二、准备好标准的笔墨、宣纸等。殿试只考策问一道题,答题限一千字以上。
殿试前一天,考生便进入考场,第二天黎明时分,考生在保和殿前的丹陛上排好队,每人赐宴饼一包。随后考试开始。皇帝在细声乐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捧出试题,授给礼部官员放殿外黄案上。众官员及考生参拜行礼后,礼部官员散发题纸。考生跪下接纳。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答题。当天日落前交卷。考试结束。评卷员(读卷官)集中文华殿开始评阅试卷。评卷完后,读卷员将前十名试卷进呈皇帝,在皇帝面前拆开封考生姓名,由皇帝决定甲第名序,然后由皇帝召见前十名进士。其余录取名序也由皇帝批准。录取名额据当次参加殿试人数和成绩而定。
分一、二、三甲录取,凡被录取者称进士。一甲限取三名,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录取从第四名开始,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录取名单确定,即写在金榜上,在太和殿前正式揭晓殿试一、二、三甲名单,并举行唱名典礼。皇帝及百官都参加这隆重的典礼仪式。唱名典礼后,将金榜放入彩亭内抬出长安东门,张贴在长安街宫墙上(金榜用黄色纸写贴,所以俗称:金榜题名,也显示得中进士的身份尊贵)。以状元为首的进士们随彩亭出宫,并在彩棚为前三名进士递酒簪花。用仪仗队送状元出正阳门归住所。第二天皇帝在礼部举行为新中进士恩荣宴,也叫琼林宴。殿试后,皇帝立即给一甲三名进士及第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甲进士参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叫“馆选”。被录取者称庶吉士,学习三年后.再授重要官职。馆选不被录取者,授予御史、六部主事或知州、知县等官职。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连中三元。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礼部尚书侍郎等官,皆是翰林出身,凡是入翰林院赐庶吉士官衔出身的人,都被人们看做储相(即未来的宰相),可见庶吉士都处于优越的地位。
五、武举(武科)考试录取和授官。
武举在北宋仁宗时(公元1023年)就设武学,招收武士学习各家兵法。开始武举取士。先试骑射,然后笔试策问,以骑射弓马成绩的高低录取武士,到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才正式举行武举考试。先招武臣子弟在各省举行乡试,考取者于次年四月在京师举行会试。以兵部主持,翰林学士为主考官。录取名额一百人。到了清顺治时(公元1644年)开始实行正式武科考试。武科考试过程与文科基本相同。先经县、府预试,取得童生资格再由学政进行院试,取中武秀才以后,再依次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武科考试分三场进行。一、二场称外场考试:分别考马射、步射、硬弓、舞弓、掷石等。第三场考试文字称内场考试。考试内容是策论,默写武经士书(即指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等百余字。殿试时,皇帝也亲自阅试马步箭、弓、刀、石等并接见武考生。录取武进士也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称武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由兵部官员将武榜贴在西长安门外宫墙上。次日皇帝在兵部举行赐武宴。赠状元盔甲、腰刀、鞋袜等,其余赠银两。考中武进士者,授武职官。一甲进土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属于三品官)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武士授三等蓝翎侍卫,统领军队。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