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今日定安》故事总第200期 >2014-11-27编印

本报记者
刊发日期:2014-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县新闻办自2011年1月份成立到至今,将近四年时间,相对其他“成熟”的单位部门而言,新闻办算是一个很“年轻”的单位。说它年轻,不仅在于它成立的时间不长,各种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都在不断完善,而且在于这是由一群80、90后组成的团队,充满着新生太阳的朝气和活力。
  2012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到新闻办工作,任编辑记者一职。此前,我并不知道定安县还有自己办的报纸,名曰《今日定安》,也不知道定安县政府网站是由新闻办网络组专门负责运行管理。此外,网络舆情、媒体接待、对外宣传等,均由新闻办具体操作落实。新闻办的工作需要的正是实干能力和富有激情的团队。我有幸成为新闻办的一名成员。
  从最初不懂如何采访写稿,到后来可以独立完成任务,成为一名成熟的记者,这需要时间的沉淀,知识量的积累,吃苦耐劳的精神,知错就改的勇气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是我这两年来在新闻办学到的。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不易之处。在采写新闻稿件及出版报纸的过程中,我们最怕的就是出现错误。新闻,没有小错,一犯就是大错,若干年后拿出这份报纸来,“证据”仍记录在案,可谓是九功不抵一过。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紧绷心弦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工作时最真实的状态。
  把工作做好不容易,但是不能因哽废食,唯有不断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把不易的工作做好了,做得有意义,获得的成就感才让人欢喜、激励人心。
  新闻背后的故事很多很精彩,也很令人感动。
  今年端午节前,我们报纸准备整版宣传定安粽子,编辑让我负责寻找和采写具有代表性销售粽子的定安人。我脑海里立马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仙沟墟卖粽子的老汉。
  每天早上,我都会经过仙沟墟买早点,经过街市拐角,总会看到一个头戴草帽,身穿衬衣和短裤略微肥胖的老汉在卖粽子,我趁着买粽子时跟他聊起来。他叫吴必礼,已经卖了二十多年的粽子,生意做得不错,每天早上九点150个粽子就全部售完,属于家族手工作坊经营。
  我认定他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跟他说明来意后,吴老汉起初不同意采访,对我十分冷淡,后来在我三顾茅庐,不断努力尝试下,他才肯打开话匣子,接受采访。
  端午节期间,一篇名为《定安仙沟一老汉卖粽子一年赚30多万》的报道被各大媒体采用。卖粽子老汉的名气打响了,来采访的电台、报纸、网络媒体纷拥而至,老汉笑得合不拢嘴,对我们十分热情。他告诉我,报道相当于给他做了一次免费广告,正因为报道出来后,他家的粽子卖得更火了。
  名声打响后,他的二儿子回来传承父业,把自家的粽子注册商标名为“仙沟吴老汉粽子”,他告诉我,借用的正是新闻媒体报道他父亲吴老汉的名气。
  看到自己笔下的人物能够变得更出色,我的心里感到十分温暖,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2013年8月,我下乡采写《翰林沐塘村民盼修复百年古井》报道,遇到令我感动的事。
  在翰林镇沐塘村有一口500年的古井,我第一次去采写,古井被水淹没成池塘,只能根据村民口述描写出来。
  回来完稿,编辑不是很满意,要求重新考察一遍。既然古井文物年代之类的研究,非得找专家考察不可。于是我邀请县博物馆长和省报资深记者一同前往考察。
  省报记者认为必须水干露出古井才好写出真实的报道。这使我犯愁,一天的时间,一个1亩多地的水塘怎能瞬间蒸发?
  村民龙仕壮拍着胸脯向我保证在明天10:30之前让古井露出水面,办法是用5台抽水机连夜抽干。
  这可是一个不容易的工程。但众人齐心,其利断金,村民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水抽干。这是一个疯狂的举动,但是他们办到了,这是大家团结一致奋斗的成功,我深受感动。
  那天早上,我们的车开到村口,100多名村民昂首企盼。我惊讶,一个小小的要求,一句短短的话语,竟在大家心中产生威力,并如期完成任务。
  我被这群不认识、淳朴善良的人们感动了,他们那种凝聚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我内心如火串烧。
  后来一篇名为《定安一古井走过500年春秋》的报道,在海南周刊上发表,引起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重视,欲将古井打造成文明生态村的一个旅游景点,这正是村民们所期盼的。
  那种莫名感动,那种成就感,那种肩担道义的正气,倾听百姓的心声,为他们发言喝彩的心愿,不断激励着我,使我的心不断放大放宽,道路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