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化苑总第197期 >2014-11-06编印

那座集市廊
刊发日期:2014-11-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第一座集市廊。叶彦彤 摄
    定安第一座集市廊位于定阳古城现今的定城镇东北门社区,是古城的繁华才有了它,还是有了它很多人来此赶集贸易才使古城繁华?似乎互成因果。如今,集市廊已不存在,但对于在集市廊长大的80、90、00后来说,那儿留有伴随他们成长,无忧无虑的孩提记忆,对于70后甚至是更远年代出生的人来讲,那座集市廊留有那个年代的印记。
    他们的回忆
    听老人说那座集市廊是在民国时期建起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改建,有近百年历史,起初,集市廊没有被拆前那么长,那么宽,只是一小段。重修改建后达到了四五百平米,但依然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
    据80多岁的老奶奶讲,在她小时候,日本兵曾在离集市廊不远的老县衙驻扎,他们来过这里,有的日本兵还给奶奶和其他的本地孩童糖果,一起做游戏,他们会讲汉语,估计是日本人抓的中国壮丁,因为其中不乏台湾人。
    据父辈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各地的集市贸易是在一块空地上开展买卖的,而这座高大宏伟的建筑是当时唯一可以遮风挡雨的集贸地。这里汇聚了卖米、卖菜、卖肉等摊贩,是全县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那个时候,全城的人都知道并记住了这座集市廊。
    集市一般在下午就收了。晚上,集市廊便冷清了。由于附近居民的家紧挨着集市廊,集市一散他们就忙着清扫,给自己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夏天,附近的居民常在夜里聚在这里聊天、娱乐,点上蜡烛围坐打 “三行”(定安话,一种古老的纸牌游戏,小条的长方形纸牌有“帅”“兵”“车”等类似中国象棋里的棋子称呼,按规则出牌,一般老人玩得多,现在很少人玩这种纸牌,这种纸牌也趋向消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门社区便在此成立东北门文化室。到了晚上,居民们搬出两张台球桌和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人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打台球,男女老少还从家里搬出小凳子围在黑白电视前看, “555电池”和“68电线”的广告在当时是很热播。
    我的记忆
    我是个在集市廊长大的80后,在我有记忆的时候,那是80年代中后期,看到集市廊只有黑猪仔在贩卖。到90年代,东北门文化室由于缺乏管理而徒有虚名。
    90年代,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家家都能买上黑白电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着,街坊邻居也就不再围在一起看电视了。随之变化的还有,在古城外,盖了更好、更先进的集贸楼,还是两层的,那里可以容下更多人做农贸和商品买卖活动,很方便,黑猪仔的贩卖交易地也往外迁了。
    90年代中期,集市廊已失去了买卖贸易的功能,而是被附近居民用来娱乐休闲,堆放杂物,充分利用的空间。附近居民办娶妻嫁女等喜事,还会在集市廊摆上几十桌酒席款待亲友,每到这种场合,集市廊又恢复了过去人声鼎沸的热闹。但不是因为交易,而是人们互相祝福和礼尚往来寒暄的喜悦。平常,这里还是孩子们做抓迷藏、丢球、跳字格等各类游戏的乐园。我还记得每到晚上就有很多蝙蝠在集市廊里飞来飞去,偶尔掠过头顶和耳边用翅膀碰触我和我的小伙伴。
    上小学的我在语文课本上学到一篇关于蝙蝠的文章,蝙蝠用超声波感应物体所以它不会碰到障碍物。于是,我想,蝙蝠喜欢跟我开玩笑。有时候在白天会看到这种掉在地上,只在黑夜出没的动物,当然是死的。我仔细观察这种长得像老鼠却又有翅膀的奇怪动物,难怪老人们称它“飞鼠”。然而这种奇怪的动物并不是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才存在的。舅公跟我说过,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果腹都成问题,更别提肉是什么滋味,他曾用弹弓打下蝙蝠煲粥给病人喝。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现蝙蝠越来越少,当然不是因为人们打蝙蝠。
    进入新世纪,2000年,我夜里从集市廊经过,却未发现一只蝙蝠。我知道,集市廊的蝙蝠跟我们永别了。跟变化的环境有关还是跟人有关?或许都有。白天不知道它们在哪儿。那个时候,紧挨集市廊居住的居民在集市廊利用闲置空间,每天在里面烧火做饭。每到端午,附近居民几乎都到这里煮十几个小时的定安黑猪肉粽,遮风挡雨的集市廊能保证通宵达旦的火越烧越旺。古城居民在老建筑里,用传统工艺酝酿定安几百年的特色美食,那是一道既特别又百姓味十足的风景。或许常年的烟熏,蝙蝠也只得另觅他处。
    2003年我离开家上大学,放假回家,或许是许久不见的缘故,发现集市廊的石柱明显开裂,人们只得用铁丝栓绑住,横梁和瓦片也摇摇欲坠似的,居民们自发对其进行了小修缮。我知道每个东西都有它的寿命,寿命的长短跟 “养生”有关。
    抹不去的印记
    近几年,我发现它是越来越老态龙钟了,我禁不住担心哪天从这里回家时,它生气地掉下几片瓦跟我开玩笑。但它还是像个倔强的老人硬撑着,裂开的石柱、布满虫窟的木梁、黑色青苔掩映下的白墙壁……这种因年代累积呈现的“病态美”吸引越来越多外地人来参观、体验老建筑的年代感。这座被废弃的旧集市廊,因为这些人的相机、画笔变得高大上起来。2012年电影《三六巷》剧组在此取景拍摄,剧组在集市廊还了它年轻时的样貌,有卖米的、卖酒的、卖鱼的等等。
    2014年6月18日,集市廊顶部部分坍塌,掉了部分的横梁和瓦片,附近的人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所幸的是没有伤到人。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它被拆了,就像得不到医治的病人一直苟延残喘,最终寿终正寝。集市廊成了一片废墟,看着一地的碎瓦,附近的居民议论纷纷,它在的时候给居民们遮风挡雨,好让他们在它怀里惬意地休闲娱乐,它寿终正寝之前发出危险信号没伤及人,人们甚至扯到了它的“灵性”。
    最近,我从外地搭车回到定安,再转坐三轮风采车回家,还是改不了口把集市廊说成原集市廊,司机回应说,不是被拆了吗?还带上似乎安慰的感叹:“可惜啊!”拆了就没了,这个曾经除了被古城居民还有城外居民当成地标的建筑消失了。
    日新月异的年代,人们可以建造出比它更好的新建筑,寿命更长、更坚固,但我总觉得,一些年代久远的东西,历经那么多年或许对往后的考究能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就如电影《三六巷》剧组为拍年代戏,找到这里,真实地呈现那个时代的面貌。被拆,或许它还达不到被保护考究的价值,或因为它不想伤及在它怀抱下长大的孩子。
    所幸的是,现在人们记录消失的东西,可以不用靠随年岁而模糊的记忆。在文字、摄影和摄像中出现过的定安旧集市廊,存在在抹不去的文字中,还可以真实地存在在摄影和摄像中,但任人们再怎么想都触摸不到。我却同古城现在的很多居民一样,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是历经了几个朝代还存在的、有生气的古城。
    城市之历史有其繁华和衰落的必然规律,古城的建筑物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时代的历史文化,历史的进步,是从古城的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们怀旧的感情,对古物的怀念是不易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