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要回老家去探望老父亲,平时我们都坚持做到“常回家看看”。上个月已回去探望过,但只是匆匆去又匆匆回来。这次准备回去长住几天,和老父好好聊聊,温存温存。
本来我已将老父接来城里一起住,帮我带孙子,对他来说是曾孙子。孙子上小学后,他就嚷着要回乡下去。说平日里我们都忙于工作去了,他一个人不习惯待在六楼的套房里忍受那份寂寞,不如与乡里乡亲们在一起快乐自在。另外,他老是牵挂着家里的房子和那些槟榔树。说房子久没人住容易毁坏,他建那房子不容易,不忍心看见它崩毁,此外他坚持认为槟榔管好了也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拗不过,我们只好随他的意去。我担心互相牵挂,便给他买了一部手机,以便随时联系问候谈心。就这样他欢喜地回去了。
我家有个传统,或者说是家风家规吧。大人去赶集或是出远门,归来时都会给家人买糕点、食物当“迎路”,特别是要记住给老人和小孩买。小时候,每当父亲去赶集,估计他可能要回来了,我便到门口路边去瞭望,盼他归来,充满无限的期待。有时候父亲带我去集上理发,他总是教示我要给公婆、妈妈和家人买“迎路”,尽管是他给付的钱。这传统便是这样口传身授,代代传承。小小的“迎路”传递着浓浓的亲情,情意无限,全家都感受着亲情的美好和温暖。
这次回家我打算给老父买定安黑猪肉粽当“迎路”,他很喜欢这个定安美食。
说到买粽,我想起了一个给老母买粽的古老故事。那是小时候父亲给我讲的。
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一个人赶完集,临回家时要买个粽回家给老母亲当“迎路”。粽子摊主知道后说:“我卖了几十年粽子,多大数人都说是买回去给孩子当‘迎路,很少有人说买给老父老母的,你对老母这么孝顺,今天我送你两个,不要钱。”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
我突发奇想,趁这次买粽的机会,检验一下当下人们对孝道的观念和意识如何。
我拿定了主意便选择了一位上年纪的摊主,上前拿起粽子说:“伯爹,来,我买两个粽回去给我老爸当迎路!”我特意把话说得响亮而且语速慢些,以便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明白我是给“老爸”买。
他先是一愣,稍许有所悟,然后诡秘地微笑着直接了当地说:“我也听过那个故事。”他停了停接着说:“同志哥,不是说你是坏人,两个粽是小意思,但现在骗吃骗喝的骗子我见得多,我哪知你是真的给老爸买‘迎路’,还是变着法子来骗我? 报纸上经常有子女虐待父母,打骂甚至遗弃父母的报导,市井上这种事也屡见不鲜。现今还真有人能给父母买‘迎路’?”
他冲着我连珠炮般说了一通抱怨传统道德滑坡的话语,羞得我脸上热辣辣的,真是自讨没趣,好尴尬。
这时恰有一学生路过和我热情打招呼。
知道我是老师,伯爹表情来了个180度的转变,忙满怀歉意地笑着说:“老师,我言重了,对不起!既然是给令尊买粽当‘迎路’,难得!难得!我也免费送你两个表示对孝行的支持和赞扬。”
我忙说:“伯爹,粽子我买得起,我只是……。”
不等我说完他便抢着说:“别说那么多,你来和我买粽是缘分,你拿回去孝敬令尊也算是我献上一点爱心。”
此时聚集了许多围观的人,人们议论纷纷。
我坚辞不受忙说:“不好意思,我只是……”
真是有口难辩,又没等我说完他就抢着说:“别不好意思,这是好事、善事,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来个‘故事新编 ’好不好!”
气氛感染了围观的人们,他们众口同声一片叫好。
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进退两难”、“无地自容”!
读者诸君,我该不该接受这位伯爹的馈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