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第167期 >2014-04-03编印

关于学风不浓的思考
刊发日期:2014-04-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学风不浓的问题久已有之,早就听说。从最近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来看,学风不浓的问题更使我深有感触。
  在督查有关单位的学习情况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要么以工作繁忙无瑕顾及为由,要么以学而无用、学与不学差不多为由,消极对待学习。有的甚至发出学能怎么样?不学又能怎么样的质问。
  在督查中发现,学风不浓的表现主要有:不重视学习、不注意学习。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不读书、不看报,热衷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忙于应酬。学风不浓又带出玩风太盛,对学习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习当成任务、当成负担,装装门面、摆摆样子。不自觉学习,被动学习的大有人在。信奉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比理论更重要、更管用,自以为是、自我满足,凭经验办事、凭感觉行事的也大有人在。学风不浓最普遍的现象是“空对空”、“两张皮”,也就是学习和应用不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有些人经常是学一套、说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没有把所学的东西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人在学习时不把自己摆进去,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有的表面上看重视学习、也在学习,但背后有着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为了应付检查,装装面子。上述各种形式的不良学风,不仅妨碍党员干部本人的学习提高,而且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这些学风不浓的表现,我们自己看到吗?看到,大家也许会发现,某某在民主生活会上会很坦诚的说,自己觉得学习不认真,不自觉,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失去信心,提不起精神。有些人认为自己人老啦,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了。有些人甚至在年度考核、年度总结中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自己学习理论不够,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不认真,等等,好像不学习是小事,甚至是再小不过的个人不足,一谈到缺点和不足首先想到这点,把不学习当做是个人年度工作不足的“专业户”。这种表现是真的存在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们故作兼虚呢?我说是真的存在。
  因此,克服不良学风已经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课题。
  我个人认为,这也许是造成党员干部学风不浓,玩风过盛的原因,但是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我看一个首先是我们的“考学”之风不浓。“德能勤绩廉”在“考”的范围,但是“学”却不在“考”之列。组织的考察、考核与“学”还未能挂钩,在某些领导眼中,“学”者跟非“学”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二是“用学”不成规矩、不形成制度、不形成一种吸引力,学什么、怎么学、学后有什么好处,还未能有个令人信服的说法,“学”者往往没有看到“学”的功效。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缺乏对人才在学习成果运用情况方面的考核,缺乏对“用学”规矩科学合理的制定。有多少个被重用是因为他个人在学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我认为,学风不浓的结症在于“考学”不浓、“用学”不够。
  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我想,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学可助德,学可促能,学可养勤,学可成绩,学可造廉”营造学风氛围里。学习,可以帮助一个人养成道德的底线,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无私品格,心中装着群众的疾苦,才能想着为民解忧,“官德”肯定会有好转。学习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对干部的勤政必定会有进步。学习焦裕禄“吃别人嚼过得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我们的工作必定会力求创新,联系实际,遵循规律,力避形式,讲求实效,做出一些成绩,成就一番事业。学习焦裕禄的无私品格,哪怕是像他孩子享受到一张电影票这样的小事,他也会认为是一种不正之风,一种特权,必须加以修正,这样我们的官本位思想、特权意识就会大打折扣,我们的廉政行为就会大放异彩。
  学习是一个成熟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能、基础准则、基本要求。不好学的干部、不善学的干部、不真学的干部、不懂学的干部都是不成熟的干部。会贻误党的事业,会丧失党的事业,会败坏党的威信,会降低党的威望。一个真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真学真懂真行,一个真正的党组织要做到真“用学”,用真学的真懂的真行的感受到学习产生的真正效果,看到学习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