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红色经典故事总第144期 >2013-10-24编印

大 水 之 战
刊发日期:2013-10-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水村的一面墙壁上留下的弹孔至今清晰可见。张杰 摄

  在1942年的大水战斗中,国民党军队被我军围困在海口市三门坡镇大水村的这几间屋子里。  张杰 摄

  1942年1月17日晚,身为琼崖守备副司令的李春农带领他的部队及民伕数百名与保七团二营营长李紫明会合,再度向锦山进军。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侦悉敌军意图,当即命令第一、第二支队预先在敌军必经之路的三江乡斗门村公路附近设下埋伏,准备歼灭敌军。18日下午,敌军进入埋伏地段,我军将其包围在斗门村。敌军且战且向文昌方向的路口撤退,李春农在败退时被第二支队第七中队机关枪手黄可则击中落马而死。
  李春农被击毙后,敌军在保七团二营营长李紫明的带领下流窜到锦山,将其补给物资运回,妄图尽快冲出我根椐地,缩回他们的“狼穴”潭文、甲子地区。但是独立总队紧紧前堵后追,使其不能脱身,最后不得不钻进树德乡大水村固守。我第一、第二支队也随即合拢,将大水村团团围住。独立总队长冯白驹亲临阵地,与吴克之、马白山两位支队长一起,直接指挥大水的围攻战。上千敌军被围困在大水村里,凭借着优势火力,据险作困兽斗。由于对敌情估计不足,我军没有攻坚重型武器和攻坚战的经验,未能乘敌军立足未稳,迅速攻击歼之,而只是采取围困战术迫其投降,以致留给敌人喘气的机会。更意料不到的是,李紫明利用电台向敌军司令部呼救,司令部电令李紫明“坚守待援”,因而李紫明始终不肯投降。战斗坚持了五天四夜,在这五天四夜里,战士们浴血奋战,第一支队二大队长蔡文琴等数百人英勇牺牲;根椐地成万群众参战支前,他们挑着饭团、开水、椰子、米粽、牛猪肉、鲜鱼、甘蔗、芭蕉、红烟丝等食物冒着枪林弹雨前来劳军,在围村的堑壕里,在打援的阵地上,到处都有根椐地群众组织的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和缝洗队,劳军物资堆积如山。战斗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战斗时间之长,在琼崖革命史上都是空前的。26日至27日,保七团副团长董伯然率领所部第一、第三营和琼山、文昌两县反动游击队驰援,被我军击退。28日又调集保六团第三营、叶丹青游击队总队以及琼东、定安等县的游击大队,共三千余人,再次驰援。我军为迎击援军,不得不减轻了围困大水兵力,使李紫明得以乘机突围,与来援敌军会合。我军也随即集中力量,穷追猛打,两部分敌军有如漏网之鱼,不敢恋战,只是且战且退,被我军一路追杀,死伤累累,溃不成军。经过五天四夜的激战,我军极大程度杀伤敌军,但由于既要打围又要打援,弹药消耗大(从机械厂运来刚生产出来还没干的子弹也打完了),难于坚持战斗,因而撤退。
  大水战斗,是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同国民党的一次主力决战。这一仗,我军虽未达到全歼敌军主力的目的,但少将副司令李春农在被击毙,董伯然受重伤,毙伤军官十余人,士兵近千人,保安第六、第七团遭受重创。从此,琼崖国民党顽固派再也没有能力向独立总队发起大的攻势。敌军在大水战斗中的惨败,促使国民党顽固派领导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加剧,李紫明被调离琼崖,各县的顽固分子对“反共灭独”逐渐失去信心。从此,琼崖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逆流被彻底击退。
  (定安县妇幼保健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