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翰林镇沐塘村有一口井,说它是井,其实乍一看去倒像是一口水塘,如果不是村人介绍,你还真不把它当井看。也许是这个原因,人们一直未发现这口井的特别之处。井是用当地的火山石垒起来的,呈圆状,直径有40多米,井底为漏斗形,周边深1米多,越往里边越深,到漏口处深有3米,漏口则挖成一个方型的小井。大井没水的时候,人们在东西两个方向铺就一条石板路,方便村人到小井打水。整体看来,这是一个圆形的大井中间套上一个方形小井,再加上挑水用的石板路,其形状就象是古代的一枚铜钱。再往外看,大井的南北方向还各有一口井,分别称为首井和吉井。吉井是村民生活用水,首井是洗涤用水,组合起来看,又像是古代知县头戴的一顶官帽。村人说当年修挖水井的时候,就是把它当作风水,当作一种祈愿来营建的,荫护自己的子孙升官发财。这还真不假,这个村子古代就有两位恩赐从九品官员,两位贡生,八位国学生。现在,也有一位厅级、二位处级,九位科级干部,村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0多户,印证了村人的风水之说。
再往深处了解,我们还会发现村民的聪明和智慧。翰林地区是典型的火山地貌,这里降雨多,地表水丰富,但没有形成河流湖泊,而地层水又很深,要挖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找到水,村民的生活用水只能依靠地表水。沐塘村垒就的这口大水井,实际就是一个蓄水池,两边的水井就靠池水渗过来,经自然过滤后饮用,池水干涸,两边的水井就没水,人们就只能将就着到池中的小井取水。据村民说,小井里的水从没干涸过,即使是最干旱的年头,小井也能渗出水来,从早到晚总能汲到5、6担水,在周边村庄滴水难求时,这几担水就是大家的救命水。村民无不自豪地说,这口井养活了翰林好几个村庄的村民,是一口救命井。这是沐塘村的贡献,更是沐塘人的智慧,他们在缺少饮用水的艰苦地区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村民还说,在古代,每当村里有人死了,井中的水就会变绿,三天后才恢复原状,这就奇了。
井建于何年何月,笔者无法考证,但是从立于井边的石碑和查阅沐塘村龙氏族谱可以找出一点线索。石碑的正面有“会文乡”三个字,背面是“穆堂邨井约”,即要求村民遵守民约,共同用好水管好井。经查龙氏族谱,沐塘村龙氏是明朝初叶从文昌会文迁居此处的,成村后村名就叫“穆堂”,明朝末期改名“沐堂”,建国后称“沐塘”,据此可知,水井应是明朝后期建成的,至今有400来年的历史,是一口保存完整的古井,这对研究古代定安住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移民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开发百里百村旅游资源的一笔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