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版总第125期 >2013-06-06编印

定安农田整治 助力农民增收
刊发日期:2013-06-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正值水稻收割季节,6月2日上午,在定安县雷鸣镇农田整治项目区内,田埂上三五成群的农民正用收割机对水稻进行脱粒、打包,收购商们将车辆直接开到田洼边,将一袋袋稻谷过称装车,现场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
  这片“田成方,路成网,水畅通”的现代农业基地,给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据了解,2012年定安投资1312万元,整治农田面积1.16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岭口镇龙凤洋、南雷洋,定城镇仙龙洋、雷鸣镇后山洋等田洋的农田水利、道路基础等生产生活条件,还带动了当地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
  改善生产条件,护田又防涝
  “今年产量提高了,我种植的1600斤稻谷全部收购了,在以前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雷鸣镇山地村委会耽古村村民王宗福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种植水稻收入比去年多了1000元,这得益于2012年定安农田整治项目。
  几年前,这片地区的农田尽管土壤肥沃,却因为渠道排灌系统老化毁坏,常年积水,排水渠积存了大量淤泥,农作物灌溉十分不便,农户陷入了种植成本高,产量低,经济收入低的困境。
  “过去,眼看田里的稻谷就要收割了,一场暴雨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农田经过整治后,再也不用担心被淹了。”山地村委会书记孙荣哲说。
  据了解,山地村农田整治后灌溉田增至200余亩面积,从金鸡岭水库和南丽湖水库。引水灌溉,提高了灌溉面积,基本消除了低处的田地内涝、高处的田地水土流失的隐患,农田灌溉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路网畅通,生产销售便利
  定安农田整治在改善农业灌溉和防涝的同时,还新建了环村道路和田间道路,促进了“田成方、路成网”的农业基地的形成。
  走在村道上,记者看到村民开着小型装货车来回地穿梭,车上载满了刚从田头间采摘下来的豆角。
  王宗裕告诉记者:“过去只有一两家收购商愿意到田间收购,现在增加到4家收购商,收购商之间相互“抬价”,农户们可以选择价格高的进行交易,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据孙荣哲介绍,山地村未整治前,田间遍地是大石头、深脚田,路面狭小,连摩托车都骑不进来,农作物要靠人力运输到收购点卖。新建田间道路后,收购商可以把货车开到田间直接收购,便捷了许多。
  促进产业调整,农民获增收
  整治农田改善了生产条件,达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还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当地农民根据市场所需调整产业结构,轮种水稻和冬季瓜菜等作物。
  “一年中,应时节水稻和冬季瓜菜轮换种植,年收入就增加了好几千元。” 王宗福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山地村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300亩增加到2013年的900亩,是雷鸣镇瓜菜销售的主要产地。
  王宗裕自豪地说:“如今山地村的瓜菜出产量位居雷鸣镇第一,尤其是尖椒、线椒没到瓜菜收获期早已被收购商定下订单。”
  不仅如此,村里的大部分荒地被开垦种植,当地部分村民以承包土地的方式种植多种农作物,扩大了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