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他现在可是出了名的致富能手,他的养猪场每年出栏黑猪1000多头。”
3月11日,在岭口镇大塘村委会经济农场,记者见到了该养殖场的主人王植兴,他是一位58岁的普通农民。
王植兴说,他刚成家那会儿,跟周围大多数农民一样种菜务农,但时间久了,家庭成员也多,还得供3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比较重。
1996年,王植兴决定养猪,他拿出全家“老本”加上向亲戚所借资金,承包了大塘村委会经济农场一块地建成猪场,饲养了近100头猪。从此,王植兴全身心地投入到养猪场里。
从开始养猪到至今,17个年头过去了,王植兴脱贫致富,从原先的毛胚旧房变成如今的3层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
当初对于完全没有养猪经验的王植兴来说,为了掌握养猪技术,他经常上网查资料,学习养猪知识。“每次上网查资料的时间都有4、5个小时,不知道的邻里邻舍都以为我迷上网络游戏了呢。”王植兴笑呵呵的说。
通过理论学习加实际探索,王植兴拥有了一套自己的“养猪经”。比如“例行四检”,就是在一天当中要对猪舍进行四次检查:早上5点,查看养猪房、添饲料、添水、打扫猪舍;上午10点,检查猪是否生病、是否厌食、情绪是否烦躁;下午,添饲料、添水、检查母猪和小猪的情况;晚上临睡前,再打扫一次猪舍,对猪舍环境、温度进行测试……
“老王在养猪方面经验可丰富了,都是他多年来的努力,以前他在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别的村民不知道以为他不务正业整天就是上网玩游戏。哪知道他是在学习知识和技术啊。现在只要我们在养猪方面有什么不懂或者需要帮助的都会来找他。”住在大塘村委会的一位养猪农户说。
“其实很多经验都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现在的王植兴讲起养猪经来说可谓是头头是道:“猪舍的环境要求也很高,一要通风采光好,二要干净卫生,进出人员都得经过全身消毒;猪食都是经过我们自己专门调配的饲料;每个养殖房都装排污设备,确保不让污水横流,处理后的沼渣、沼液还可用于土壤施肥,能增加土壤有机含量……”
然而在养猪的道路上,王植兴并非一帆风顺。在生猪行情下滑时,利润微薄,甚至不及在外面打工的收入。家人也曾劝他放弃养猪出去打工。然而,性格倔强的他,总是给家人分析市场行情的发展趋势,鼓励家人树立养猪信心。
在前几年,生猪行情下滑,卖价不乐观,王植兴就为此还专门研究了其中的缘故,最后他调整养猪的方向。由于之前一直沿袭传统的养殖方法,养殖出来的猪,生长慢,成本高,效益极低且爱生病。所以王植兴决定在养猪饲料上面来做转变,自己去搭配饲料,用木薯干,花生饼,玉米,麦皮等,这些在营养上面都会比外面市场上买的要高很多,为了弄这些饲料,王植兴还特意跑去海口买了几万块专门研磨饲料的机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王植兴的养猪场挺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如今,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他饲养的生猪供不应求,年出栏数达到1000多头,销往海口、三亚等地,一年的毛收入就有将近一百多万元左右。
目前,在岭口镇王植兴的养猪场规模算是数一数二,效益也是最好。
王植兴不仅靠养猪致了富,还给村民带来了好处,他经常主动去农户家的指导养殖、防疫、防病等技术。而自己养猪场的猪粪成为附近花卉大棚、槟榔和菠萝蜜最好的肥料。
采访即将结束时,王植兴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打算加快资源的整合,提升自身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再扩大养猪场的规模,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