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0:喜迎党的十八大“图说定安”特别报道 新农村建设篇
总第96期 >
2012-11-08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定安基本建成“村相通 路相连”交通网
刊发日期:2012-11-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基本建成“村相通 路相连”交通网
平坦公路顺民心。 县交通局提供
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掩映在绿树丛中,沿着田野走进村庄;人们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没有了以前在坑洼泥泞的土路上行走时的担忧与困扰,脸上满是笑容;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让农民告别以前的穷苦生活,这就是农村畅通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水泥路变成一条条传送带,将富裕和幸福带给每个村民。
俗语有云:要想富,先修路。公路是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以及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对繁荣农村经济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定安花大力改变以前农村道路崎岖难走的状况,让农村畅通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可观收入,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农民多年以来的生活习惯,让大部分人变得文明,卫生,礼貌。”谈及农村畅通工程,定安县交通局局长吴淑深喜笑颜开。
2亿元铺就定安560公里农村畅通公路
过去定安行政村公路绝大多数是砂土公路,路面窄小,弯道多,无路面,路况差,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车辆通行困难,给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定安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2006年全国开始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以来,定安到今年底完成“十一五”规划期间省交通厅下达及追加的共105个项目,这些项目建好后,全县所有的122个行政村、422个自然村,约147700人受益,受益行政村占100%、自然村占50%,人口占46%。这部分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到目前为止,定安的农村畅通一共投入将近2亿元,完成全县56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农民都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自愿出让自己的土地。在公路建设工程中,我们做到不用征地,不用补偿一棵树。”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幸福路 致富路
路通了,交通条件改善了,农产品的销路顺畅了,群众致富的大门也敞开了。
天池村属于特殊的火山区,道路崎岖难行。农作物产、销特别不方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下半年,政府下拨108万元,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天群村建了2.3公里的公路。自从公路建成后,村民可以放心务农,因为农作物从种植到出售都更加方便了。
“以前,每天都要花很多功夫把肥料搬到田里去,现在好了,可以直接用车把它们运到田地里,省下的力气可以干不少农活哩!种出来的东西都卖出去了,挣了不少钱,我在镇上还买了一套房子,日子过的很舒心。”龙河镇天群村的陈积雄擦着脸上的汗水,开心地对记者说。
2006年定安GDP总产值仅有185832万元,到2011年增加到448050万元。此外,由于交通环境的改善,也有力地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以橡胶与瓜菜产业为例:2006年橡胶产业年产量为3529吨,产值为5614万元,2011年年产量增加到7997吨,年产值为29500万元;2006年瓜菜年产量为104438吨,产值29115万元,2011年产量增加到168915吨,年产值为59757.19万元,2006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862元,到2011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到5954元。
农村公交惹笑颜
定安县在建设好农村公路的同时,将农村客运站、农村公交客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路通、车通、站成”的目标,解决了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自2006至2010年,定安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公路养护项目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据天池村委会负责人张译尹介绍,天池村路通了之后,村民之前的交流也变多了,大家经常互相串门子,聊生活琐事。 原来群众出行靠步行或骑自行车,现在家家户户基本购买了摩托车,甚至小轿车,既方便农民群众出行,又促进了农产品的产、供、销。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定安逐步完善10个镇级农村客运站建设,切实改善了定安交通基础设施面貌。2008年1月1日,定安县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定城至巡崖”第一条农村公交车线路,公交车途经4个村委会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约8500余人。2012年,又新增了“定城至平和”农村公交线路。同时,还在全县10个乡镇建42个乡镇便民候车亭,方便群众搭车出行。
路好了,车通了,农民群众高兴的说:“党的惠民政策实在好,现在我们农民下田干农活都能坐上公交车了”。
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实施,还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了全县公路网络化建设,繁荣了交通运输业,运输车辆包括货车、客车、农用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和摩托车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为下阶段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助推定安新农村建设
不仅如此,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促进了定安新农村建设。
水竹、箓林,天池这三个村在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常出现打架、斗殴,偷抢等不良行为。村路畅通后,村民们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打、斗、抢等行为基本消失,村民们讲卫生,懂文明。不仅如此,农民们护路,养路的意识也明显提高。
“我们村过去道路不好,坑坑洼洼的,卫生条件也比较差,遇上风雨天农民群众就聚在一起喝酒、赌博、进行迷信活动,现在不管刮风下雨都外出做生意、搞生产。我们在闲暇之余也会给公路‘洗洗澡’”天池村的王大爷正在清除公路两旁的杂草。
据吴淑深局长介绍,定安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养护管理,实行建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市场化进程。一是认真执行《海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县政府与镇政府、村委会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和养护协议,交工验收一条,交付镇政府和村委会养护管理一条。二是制定《定安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两个轮子走路的作法:里程较长,交通量比较大的重要乡道,由县地道站组织专业维修队进行养护;里程较短、交通量较小的乡村道路,由县交通局与各镇、村委会签订养护协议进行养护;三是制定《定安县农村公路绿化工作方案》,采取政府加农民的方式,推进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大山村舞蹈队。 程守满 摄
农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温暖 摄
农村大部分家庭使用上了环保的沼气池。 吴采净 摄
排球赛带动农村新活力。 程守满 摄
干净漂亮的文明生态村,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环境。 林先锋 摄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