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综合总第65期 >2012-03-29编印

海南省琼剧院创作组走进定安
刊发日期:2012-03-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县历史底蕴浓厚,钟灵毓秀,翰墨书香,英才荟萃。日前,定城镇大底村因明清时代曾出现海南历史上罕见的“六登科”(注:登科,即中举之意),而受到海南琼剧院的关注,并依据历史,编写了琼剧《恩义千秋》初稿。为了贴近史实,完善剧本,3月25日,海南省琼剧院院长陈军率创作组一行深入到定城镇大底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定安县定城镇大底村,位于定城镇城郊。据定安县史志办主任崔开勇介绍,明清时代,广东乡试开考,该村黄公泽考中举人,开创了定安史上中举先河。随后,其子孙也相继中举,出现了定安历史乃至海南历史上罕见的“一家五代四登科”现象,此外,该村另外两位黄氏子孙也相继中举。至此,这个当时仅百余户的小乡村,就有了“六登科”,这在海南历史上是空前的。
  新编历史琼剧《恩义千秋》便是依据这一史实改编而成。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创作素材,增强创作灵感,使剧本富含定安本地文化元素,真实再现黄公泽一家五代“四登科”的发展历程,海南省琼剧院创作组一行通过现场看古迹,与当地群众交谈,创作组充分了解了定安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纯厚朴实的民风民俗。
  创作组在与当地群众座谈时表示,通过实地考察对定安有了新的定位,从历史古迹的遗存和保留下来的文物可以看出,定安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定安历史上文人辈出。通过实地考察与探讨,剧本的创作已初具轮廓,将重笔描绘黄氏一家善心收养弃婴并抚养成才的历程,并以琼剧形式重现历史,运用舞台艺术重塑定安文人形象、展现乐于助人及知恩图报精神,达到弘扬定安文化、感染激励世人的目的。
  大型古装剧《恩义千秋》将于今年“十一”国庆在海南省首届文化艺术节上演出。
  据了解,定安人杰地灵,自古文人辈出,有明代礼部尚书王弘诲、清代探花郎张岳崧等文人墨客,也是海南著名的琼剧之乡,定安县琼剧群众基础深厚,有“无定安人不成剧团”的美誉,名伶辈出,琼剧人才举不胜举。2011年,定安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