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1:特刊3
总第57期 >
2012-02-06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咱也过个文化年”
刊发日期:2012-02-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个村庄的思想转变:
“咱也过个文化年”
1月30日上午,在次滩村公庙的大院里,传来阵阵孩子们和志愿者们的爽朗笑声。身着红色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在和次滩村的村民们一起,读书、画画、剪纸等,“过个文化年”的农村新景在记者眼前展现。
“黄金不比黑金贵!知识改变命运,很感谢这些志愿者给我们送来的书籍。过去我们村民比的是谁会打麻将,现在我们也比,但比的是谁家出的大学生多。短短十年间,我们这个仅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已经出了近70位大学生。”今年70岁老人胡瑞祥激动的说道。
近几年,次滩村群众生活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农民增收年年攀升,靠养殖和种植富起来的村民们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物质上富有了,村民们又开始思量营造精神食粮。
说起次滩村村民们的思想转变,热情的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村民们介绍说,过去,村民们就只靠种植水稻养家糊口,有点小钱就打麻将。
2002年,村里出了第一位大学生,村里人办了一场隆重的庆功会,并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奖励。从那以后,村里人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村民们纷纷表示,就是勒紧腰带,也要抓孩子教育。
渐渐的,麻将已经渐渐退出次滩村村民的桌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本关于养殖、种植、孩子教育等之类的书籍。读书的氛围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越来越浓。
“直到现在,这个600多人的小村庄出了近70位大学生,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啊,这是我们多年来抓孩子教育的结果。”胡大爷这样说道。
另一位村民在旁边也说道,他们不仅重视孩子教育,村里的大人们也开始利用农闲时间看书,大学生志愿者们的“送文化下乡”正好满足了村民的需要。如今,走进次滩村,村民忙学习的场景四处可见。在村头、在树荫下,随处可见村民看书学习的场景,流动图书室成为村民学习“充电”的好去处。
富起来了的村民们越来越重视村风建设,村民们笑着说:“读好书才是发展的出路,知识教育很重要。我们农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咱农民也过个文化年。”
据了解,2011年,海南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次滩村成立了定安县第一个流动的爱心图书室,价值近万元的图书文具投入使用。服务队的“多背一公斤”活动再次走进次滩村,倡导旅游者在出行前准备少量书籍和文具,并强调通过旅游者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传播知识和能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的信心和想象力。
“半年前,我们这支从由定安籍学子组成的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在次滩村成立了定安首个流动爱心图书室,把书本送到农民们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再续志愿活动,通过‘多背一公斤’计划,让大学生与村民一起交流,营造一种‘重学风、重教育’的氛围,同时也希望这种活动能继续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这一次活动中来。”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郑德锦介绍说。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