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欢乐闹元宵总第57期 >2012-02-06编印

定安人元宵佳节趣事多
刊发日期:2012-02-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编者按:热热闹闹过了大年,但定安人的年可没有过完!元宵,定安人俗称为“年仔”,意为小年。春节过“大年”,元宵过“小年”。只有过了小年,这年才算完了。定安地处琼北地区,过元宵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请读者跟随我们的笔迹,领略定安人过元宵的一番另一番琼岛北部民俗风情。

舞龙舞狮表演备受群众喜爱。 程守满 摄

  定安人元宵佳节吃的“寓意多”
  “元宵节这天早上,我们还要一大早到集市上买海南粉回家煮着吃,而且一定要宽粉圆粉各一半。”家住定城镇北门街的谢奶奶说,元宵节早上吃粉汤,是定安人的习俗,吃宽粉寓意子孙事业做大,吃圆粉寓意子孙事业做长,所以吃粉的时候一定要两样粉都吃,寓意着子孙的事业既做宽又做大。
  “元宵节的时候,出门工作的孩子们都要回家来,一起吃一顿菜包饭,菜包饭由生菜包裹饭菜,用手拢着吃,圆圆的菜包饭,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谢奶奶说,菜包饭里,用很多菜配合着饭一起配合文火慢炒而成,吃菜包饭,也有“拢住钱财”之意,寓意子孙在新的一年里读书的可以收获更多知识,挣钱的可以赚到更多的财富。
  家住定城镇下洋坡村的吴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元宵节家里都会备齐瘦肉、鱼、水芹、艾粑等食物。早上,家人会把鱼肉等祭品放上八仙桌,恭敬地祭拜祖先。等到拜公之后,才能开始吃饭。“吃水芹,意味着一年里勤劳诚恳,生活越来越好;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吴先生笑着介绍道。
  定安人元宵佳节玩的“花样多”
  “闹”元宵,重在一个“闹”字。记者从县文体局了解到,为丰富定安百姓的文化生活,今年春节,定安县委、县政府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迎春文化节”活动,“龙腾狮跃闹元宵”全国龙狮大联动活动和闭幕式暨游园活动作为定安第二届迎春文化节的压轴大戏,将在正月十四和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前夕和元宵节当天闪亮登场。
  市民王先生在得知定安举办舞龙舞狮这一消息后,激动的说:“还久没有看舞龙舞狮表演了,以前,我们过元宵的时候,一定要看的就是舞龙舞狮节目。对于今年定安举办的舞龙舞狮节目,我非常期待,一定要带上家人早早去看。”
  史料记载,古人将舞龙舞狮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们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而在定安南部乡镇的一些人们,则喜欢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来欢庆元宵。拔河、妇女健身舞、排球、篮球等活动,人们以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欢庆元宵佳节。
  “1、2、3,加油!”在金鸡岭农场,村民们正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且看那,看拔河比赛的村民比参加比赛的人还要起劲,边喊着“1、2、3”,边划动着手加油,热火朝天的场面,使村里的拔河场面充满了活力与欢庆。拔河比赛,既简单又经济,在定安随处可见。一根绳子,村里组织人员,一场拔河比赛就可以开始了。每当这个时候,难得有休息时间的人们会携家带口,坐在看台上观看各种娱乐赛事。
  “咱农村妇女如今过年过节活动也多,这不,我们这些姐妹们就在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起健身舞,忙碌了一年,大家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心情非常好。”龙门镇大山村的领队开心的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龙门镇大山村妇女健身舞队建立已经一年多,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茶前饭后,妇女们三三五五聚到一起就讨论跳舞的事,每逢节日,还要受邀到全县各地甚至其他市县去表演。如今,农村妇女健身舞这项活动已经迅速风靡全县,深受广大妇女喜爱。
  据了解,除了拔河比赛、妇女健身舞,有些乡镇政府还组织了排球、篮球和多种游戏活动,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尽情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
  彻夜灯火迎元宵
  家住定安县定城镇干湖村84岁的谢玉英老人告诉记者,记忆中的小年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每年过完大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小年。正月十五吃艾粑、菜包饭是定安人的传统。
  既然被誉为“小年”,定安人过小年的习俗也和过大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除夕之夜,点灯长明,等待新年的来临,点灯,寓意“添丁”,取“添丁发财”之意;元宵节前夕,定安人同样是彻夜灯火迎小年。
  “彻夜点灯,照亮屋子,祛除黑暗,新的年又是红红火火的一年。”谢奶奶说,从以前的煤油灯,到现在的白炽灯,不管灯的形式如何变化,点灯的习俗一样流传久远。“不止是电灯打开,我们家专门购置煤油灯,在过年前专门点上,祈求一家老少平安健康,添丁添财。”
  元宵节凌晨,定安县城的鞭炮声响彻黑夜,此起彼伏。“过年放鞭炮是最传统的年俗了,热热闹闹过年嘛。”家住定城镇迎科村的李先生介绍道。
  “定安人很传统,逢年过节鞭炮声噼里啪啦,寓意一年比一年更喜庆。我现在外地上大学,很多大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防火防事故,这可以理解。不过,过年少了鞭炮的声音,在我看来缺乏过年的气氛。”李先生说,他还是喜欢在家,听着节日里鞭炮的声音在耳边一次次回响,心情很喜庆。
  元宵吃“艾粑” 收获吉祥与幸福
  “定安艾粑飘出椰香浓”,元宵吃艾粑,是定安各地的传统。艾粑是用糯米粉包馅料制作的小吃,有各种馅类,芝麻类、花生类、椰丝类等。但它并不注重馅料,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剥掉外面的一层绿绿的叶子,轻轻地咬一口,粘粘的,滑滑的,甜甜的,软软的,一股清清的椰香。元宵吃艾粑象征吉祥和幸福,甜蜜和芬芳,丰收和欢乐,友好与情谊。
  “艾粑是定安出了名的小吃,刚做好的艾粑,又香又甜,软软的,口感非常不错。”市民王小姐介绍说,定安的艾粑在县城的各家老爸茶店或是小吃摊上都能找到。
  “我第一次见到艾粑的时候觉得很神奇,原来小小的椰子叶也用处如此之大。剥开椰子叶,轻轻地咬一口艾粑,粘粘的、甜甜的、软软的,一股清清的椰香。非常好吃呢。”来自湖南的王红女士第一次吃艾粑时感慨道。
  据了解,“艾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椰丝。除此之外,里面还放有芝麻,蔗糖。谢奶奶特地向记者介绍了艾粑的做法,“先把糯米磨成糯米粉,然后装在袋子里,用石头或是其他的重物放在上面用力压。过了一段时间,待到糯米粉中的水分被挤压掉,这道工序就完成了。然后,把做馅的原料,比如芝麻、椰丝、白砂糖水等融合在一起,用小火慢慢熬。馅做好了,再把装艾粑的空壳用椰子树叶折好,就可以准备捏艾粑了。把糯米粉揉成一个个小团,蘸点食油,放在手心撑开,再加上准备好的馅料,捏成一个个立体椭圆的艾粑,放在空壳中。最后,把艾粑放入锅中蒸熟,打开便可闻到扑鼻的椰香。”
  记者了解到,元宵吃艾粑象征吉祥和幸福,甜蜜和芬芳,丰收和欢乐,友好与情谊。不但自家人吃,还可赠送亲戚和朋友,寄托家乡人的淳朴感情和美好的愿望。而有些人家也会春节过年一样,做年糕庆元宵。

艾粑飘香年味浓。 新闻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