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合作社有347家,带动15690农户致富,带动率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2.02% 农村专业合作社叩开农民“致富门”
“一条线,容易断,几条线拧成一股绳,就不易断。咱们农户是那根线,合作社便是那股绳。合作社,作为农民散户的共同体,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新竹镇白堆村村民李南军深深的体会到合作社带来的新发展,尝到了共同奔向致富路的甜头。
据统计,截止2011年8月,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347家,其中从事种植业145家,禽畜养殖业185家,农机10家,农产品运销2家,农产品加工1家,生态旅游4家。注册资金达29973万元,入社成员2682户,带动农户15690户,带动率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2.02%。
政策扶持
为合作社发展宣传造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资金、土地、劳力联结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公司”的模式,使农民不仅拿到种植、养殖环节利润,也分享销售环节的一部分利润。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好帮手,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县情出发,引导农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造势,夯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础,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领域。
县农业局、农技中心、畜牧局等相关单位多次向农民宣传介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并通过鼓励种养大户带头成立合作社,邀请效益好的合作社现身说法、农业技术下乡等形式牵头引路,充分调动农民办社入社的积极性。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培训、引导和激励等措施使广大农民自愿合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好,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36元,比上年增长16.6%;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比上年增长15.3%;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 。
定安的农民能够根据各个专业、行业特点成立专业合作社,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事服务、乡村游等领域,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共同发展致富,省农业厅肖杰厅长对定安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予高度的评价。
产销一体
传统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只有生产者与市场有了对接的平台,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才能把农产品引向市场,这个平台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黄竹镇大统村委会编制竹器远近闻名,村民开始只是编制竹器自己使用,后来发展到拿到集市上去卖,编制竹器的名气越来越大,上门订制竹器的顾客络绎不绝。2008年竹器合作社成立以来,明确的分工合作使合作社运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的竹器种类不断增加,从单一的扫帚把生产到生产禽畜笼、西瓜结、冬瓜竹桩、豆角架以及建筑工地用竹等产品,销售的渠道也不断拓宽,其产品销往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地。在竹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村家家户户都从事竹器生产,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竹器专业村”。
新竹镇白堆村群众有养鹅、养鸭、养鱼的传统,但过去单家独户分散饲养,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技术上也缺少指导。2008年,李南华牵头组织成立“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种苗和养殖饲料,待产品销售后再偿还本钱,同时为农民提供销售服务和保障,由合作社承担风险,形成了供种源、供技术、供饲料和保销路的一体化服务,大大带动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两年多来该合作社共带动当地农户430户走向致富路,2010年该合作社实现总创利润超1000万元。在南华养殖基地的带动下,新竹镇的农民们也逐渐开始了集多元养殖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规模产业经济逐渐显现,一批批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奔向小康生活。
岭口镇封浩洋是定安较大的田洋之一,瓜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在过去,秋天收割晚稻之后土地便闲置了。为帮助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冬种瓜菜生产,该镇成立了群山群盛、封浩丰收两个瓜菜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发展瓜菜种植。目前,整个封浩洋种植瓜菜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两家合作社连结农民种植的达500多亩,这块富“硒”的宝地上,专业合作社发展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发展模式,规模种植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星火燎原
合作社发展前景势不可挡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民致富经济体,把农民手上的资源,如土地、资金、技术等整合到一起,发展规模经济,实现集约效应,让农民们实现共同致富。如今,定安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东”的出现,正在将一个个村庄改变成一个个村民发展志向一致、紧密团结的经济体,带动了农村种养业的发展。
自2007年《农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全县各镇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谋划发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民致富为目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改组、改造,组建和兴办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并初步探索出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致富新路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各地蓬勃兴起,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组织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还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以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产品结构,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合作社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县逾5万农民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定安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和收入,成为全县传统农业通向热带现代农业的一条“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