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头版
总第30期 >
2011-09-08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定安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刊发日期:2011-09-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基地引路 特色带动 企业助力 定安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成为定安农民致富的不竭动力。 罗利明 摄
一排排瓜菜大棚连绵不绝、一块块特色养殖水面波光粼粼、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在定安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到处充满着现代农业的生机与活力。
2011年上半年,定安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瓜菜、畜牧业、淡水养殖、花卉、糖蔗等优势农业,以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突破口,形成全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格局。
农业示范基地引路
9月4日,定城镇潭黎村绿潮涌动,原来这里都种植水稻的田地,却搭建了一个个钢架棚,这片田洋是定安县大棚瓜菜种植示范基地。
“这里种植的菜心、芥菜等绿叶菜不仅品质好,而且从下种到收获仅用26天,不愁销,你别看我种植的是叶菜,但利润很可观。”定安县财旺蔬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财旺告诉记者。今年他光种植菜心就有60亩,现在批发价卖到了2元/斤,按每亩产值4000元计算,除去成本,每亩利润就有1000元,按现在的行情,60亩一个月利润就有6万元。
“要是前些年,瓜菜种植产量靠天收,也无法预料收成,大大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种植规模也始终上不去。”王财旺说,由于每年的5-11月是海南高温暴雨和台风多发季节,不利于瓜菜生长,产量极低甚至没有产量,需要从内地大量调进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王财旺还告诉记者,大棚设施大大增强瓜菜对高温暴雨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保证瓜菜产量,这就是我种植的大棚瓜菜的优势。现在他已经雇佣了附近30位村民当工人,不仅给他们发工资,还有种植瓜菜的提成、土地租金收入,一个月下来最多的当地村民可以拿到3000多元。
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定安的瓜菜大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经建设瓜菜大棚330亩,由于亩产不断提高,种植期也缩短不少,瓜菜商争相购销,瓜菜大棚成为定安农民致富的“金元宝”。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定安县委书记孙颖说。
为了给更多农民引路,2011年2月,定安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基地示范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邀请省、县、镇瓜菜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农民,并建立村瓜菜科技服务中心,建设2000亩设施大棚基地、林下生态养殖基地、新扩建3500亩罗非鱼养殖基地、万亩富硒香米基地、千亩花卉种植基地、万亩菠萝蜜产业化基地,槟榔、橡胶示范基地等,争取中央及省级和地方配套资金,通过补贴和贴息贷款的形式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增收。
特色农产品带动致富
一个特色农产品带富了一个村,定安县新竹镇白墩村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
9月5日,定安县新竹镇白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南华指着自家新挖建成的100亩定安四季鹅养殖基地,自豪地对记者说:“今年四季鹅出栏量可以达到2万多只,实现产值2400万元,纯收入60万元。”
李南华是新竹镇白墩村村民,1995年,他白手起家,开始了艰难的养殖创业之路,经过几年的打拼,闯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养殖致富路,目前他拥有了大大小小共27个淡水养殖场,养殖水面面积达上千亩,年纯收入近60万元。
李南华说,白墩村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养鸭、鹅、鱼的传统,但是规模小,收益并不乐观,成为制约特色农产品养殖发展的瓶颈。
为改变这一现状,带动更多的村民也走上致富的道路,2006年,由李南华等7人发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定安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围绕特色特色农产品养殖,做起了罗非鱼、四季鹅、鸭、定安黑猪等农产品立体养殖小区,已从原来注册的7户增加到现在的108户,农民纯收入达到了每年4万元,并带动周边养殖户400多户增收。
在李南华鱼塘养殖基地,记者看到,鱼塘岸上饲养定安黑猪,黑猪粪便用于生产沼气,定安鹅鸭在鱼塘水面游来游去,水里的罗非鱼吃鹅和鸭子剩下的饲料。
李南华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的罗非鱼、鹅、鸭等只是近年来定安培育多个品牌农产品之一,目前定安已经初步形成了定安黑猪、槟榔、圣女果、富硒香米等一批拳头产品。
特色品牌农产品致富了一方农民,也为定安县委、县政府探索出新的思路,培育更多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定安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定安县农业局长黄冠慈介绍,截止今年上半年,定安目前申请注册榔胎牌槟榔系列产品、王琳竹器、育业鸡、振达蔬菜、潭黎瓜菜等10个特色农产品商标,并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商标”的发展模式,带动2万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壮大龙头农业企业促增收
在定安塔岭工业园区海南绿沁园实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公司董事长林鸿明向记者介绍起了菠萝深加工的收获。
长期以来,定安果农种植菠萝是作为水果市场销售,外果(指重1.5市斤以下)大多没有销路,若是碰上市场低迷或台风季节,市场难以销售,甚至造成烂地。而像绿沁园公司这样的菠萝加工企业,不仅延长了菠萝加工的产业链,排除了果农种植菠萝的风险,而且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了千家万户,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成为产业化经营纽带上的一分子。
林鸿明告诉记者,菠萝加工企业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菠萝的积极性,使得农民种植菠萝得实惠。据介绍,目前,他们公司年鲜果消化量都在15000吨以上,定安仙沟、雷鸣、龙门、黄竹、新竹等地如今处处可见满山遍野的菠萝地,连荒坡野岭都没闲着,橡胶、槟榔间也套种菠萝。
“我们除了自己种菠萝,我们家还有4200元的劳务收入。” 龙门镇菠萝种植户陈先生笑着对记者说,由于与龙头企业合作,我们不用担心市场,绿沁园公司自己也有菠萝种植基地,需要进行种植、施肥、除草、打药、采摘等劳务用工。
据了解,绿沁园公司的菠萝种植基地,每年都保持在600亩以上,按平均每亩劳务用工1000元计算,就有近60万劳务费用开支,可以带动周边村庄近100家农户,从而使附近村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化水平,才可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定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符立东表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龙头企业。
在定安,农业龙头企业覆盖了当地大多数农产品。如今的塔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里有罗非鱼、对虾、菠萝、胡椒、香料等加工企业因农而生,因农而兴,这些快速崛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定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广阔天地。
目前,定安县已经形成了“新台胜+罗非鱼”、“椰国+热带水果”、“高远+对虾”、 “弘生+蔗糖”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一大批成规模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也实现了种植、销售、加工等产业一体化的新格局。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