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头版
总第29期 >
2011-09-01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定安多措并举 办人民满意教育
刊发日期:2011-09-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投资8000多万建设的新定安中学。 王燕燕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1年定安县中小学9年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3年学费实现零收费,这是定安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的征程。
近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站在谋长远、求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定安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深化城乡教育统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地方财政逐年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定安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改善教学条件
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是一个地区迈向文明和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则是教育事业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定安县委、县政府为全面改善定安中小学校舍状况,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校安工程五年规划总投资15517.1万元,计划改造56个项目96754m2。其中:加固4个项目3910m2,计划投资313.2万元;新建13个项目17248m2,计划投资2927.2万元;重建39个项目75596m2,计划投资12276.7万元。
为进一步完善定安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县委、县政府投资8000万元建设定安中学新教学楼和图书馆项目,目前该已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将于2012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387万元建设的龙湖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2201.7平方米,项目已于2011年5月动工。
教育扶贫工程有效地解决定安偏远贫困地区学生读书难的问题,极大的缓解县城学校的教育压力,促进定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定安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3000万元建设仙沟思源学校,已成功实现招生1700余人;2011年8月,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平和思源小学,项目建成后,可招收寄宿制学生900人,农村贫困移民学生900人。
深化城乡教育统筹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定安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有效的把改善定安教育环境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2011年秋季,定安各中小学校招生有调整变革,进一步深化城乡教育统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县城小学2011年秋季招生有三大调整:原一小老校区生源分流至县新一小及县二小;定城镇中心学校下属的撤并小学招生辖区的学生,原则上全部安排在定城中心小学就读;在县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原则上全部安排在定城中心小学就读。
初中七年级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招生对象为本辖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原定城镇户籍六年级毕业生,以“电脑派位”方式解决入学问题。在县纪委、有关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代表的监督下,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安排620名学生到定安县实验中学、城南中学就读。“今年初中招生与往年不同的是,我们采取先派位产生单双号学生,后抽签确定学校的方法,派位结果公平、公正、公开。”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说。
高中推行教育免费将于2011年秋季施行,每人每年减免700元,此举惠及定安县3000多名高中学生,这是定安县委、县政府落实的各项助学补助、加大教育发展力度、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民心工程,定安县成为继昌江之后海南省第二个推行12年义务教育的市县。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县委书记孙颖说,“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实施公开竞聘,对初高中学校教师公开招聘等,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定安教学质量,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展开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选派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上半年,定安选派全县优秀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计划,其中小学教师801人,初中教师363人,高中教师120人。此外,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共3000人参加省级中小学培训计划。据了解,在2011年金秋开学前夕,县教育局还专门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为期一周左右的课前操练,检验和监督教师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育质量,县教育机构专门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校长队伍选拔和任用、教学质量督评、绩效考核等制度。全面提升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素质,大力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教师业务水平考核,优胜劣汰,健全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按照编制配齐、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凡进必考、公开招聘,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考督学,以考助教,竭尽全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