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1:头版
总第23期 >
2011-07-21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定安农村公路建设架起便民桥 铺就致富路
刊发日期:2011-07-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农村公路筑起定安千家万户致富的希望。 县新闻办提供
从空中俯瞰,一条条新建的混凝土公路,就像是一条条银色丝带,拂过田野,穿过林带,向着广大乡村延伸,将革命老区定安村与村之间、村与国道县道、主道与景区有机连成一片,构成一幅城镇、农村与农民和谐美满的图景。
近日,提起让农民受益的农村公路,定安县雷鸣镇委书记秦武颇有感触地说:“以前,像我们镇高石村,地处偏僻,距离定雷公路、坡寨公路有4、5公里的路程,加上是砂土公路,路面窄小,弯道多,农民摘下来的瓜菜还没等运到县城就已经颠坏了,卖不到好价钱,农民收入低,现在这条高石村公路建好后,村路好走了,瓜菜也就不愁运,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要想富,先修路,对我们农民来说太重要了!”
2011年定安投入1333.8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34.2公里,是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较好的市县之一。
2006至2010年,定安县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公路养护项目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3382万元完成通畅工程
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抗,瓜菜难以运出,百姓出行艰难……这,就是五年前定安农村公路状况。
发展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方便百姓出行,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定安“十一五“交通重点民生工程。
要修路,资金是关键。定安县经济不发达,是海南省中部欠发达市县之一,属于省级扶贫县,然而在地方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定安县委、县政府仍然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资金配套问题,把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当作为民排忧解难,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大事来抓。
抓好项目资金管理,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控制手段,是控制项目投资支出的关键环节,更是约束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的主要手段,也是有效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定安县多次召开常委会与财经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倾斜的政策,按照“足额配套、尽快拨付、推进实施、加快进度”的工作思路,把配套资金执行落实情况作为对财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督促县财政部门足额安排落实。
据了解,从2006到2010年,定安县共投入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配套资金达3382万元,其中2008至2009年度就挤出占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的667.2万元和7.1%的856.2万元资金配套,2010年投入达1458.6万元资金配套,有效地解决了定安县通畅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实施。
为百姓铺就致富路
修好路,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重要,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民群众来讲,农村公路的铺建不仅意味着更加畅通和便捷的出行条件,更意味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发展的契机,意味着收入的增长。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定安县完成2010年度省下达的10个农村通畅工程项目建设,完成3个农村公路项目。投入140多万元在岭口镇岭腰村委会建设的加露岭路已全面竣工,龙门镇沙塘、龙门、大效三村委会道路硬化6.5公里也已基本完成。
定安县总面积为1189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122个行政村、888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2万人。在定安县境内现有公路网通车里程为1116公里。2008年1月1日,定安县在全省已率先开通了“定城至巡崖”第一条农村公交车线路,公交车途经4个村委会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约8500余人,如今,农民进城大多乘坐公交。
巡崖村委会农民杨文祥笑着说:“村里以前没有通水泥路,公交开不进来,我们上县城得费上好大的劲,现在有了公交车,我们农民出行就方便多了。
“以前村里没有通水泥路,路面坑洼不平,农产品都运不出去,许多农产品都烂在地里,种植利润低,种植成本收不回来,严重打击了我们的积极性,政府为我们修了路后,解决了我们农产品运输难题,农产品不仅能及时运出去,还可以买个好价格,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扩大了橡胶、槟榔、瓜菜的种植面积,我家就种植了400株槟榔,约300株橡胶,一个月仅靠橡胶就可以增加许多收入,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是太感谢政府了!”富文镇李树坡村民李伴孝高兴地说。
交通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定安县高效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仅以橡胶与瓜菜产业为例:2006年定安县橡胶产业年产量为3529吨,产值为5614万元,2010年年产量增加到0.75万吨,年产值为18750万元;2006年瓜菜年产量为104438吨,产值29115万元,2010年产量增加到19.5万吨,年产值为2.97亿元,2006年定安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862元,到2010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719元。
一条条深入乡间的农村公路是农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未来,这些道路还将不断延伸。
通畅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也是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近年来,定安县农村公路快速发展,替代了尘土飞扬的砂土公路,改善了百姓的出行条件,有力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改变了农村消费结构,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雷鸣镇南安村委会高石村地处偏僻,共有90户,人口300多人,原是一个“柴草乱放、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牲畜乱跑”的村庄。2011年4月,该村一条长1.4公里、宽3米的主通道修建后,迅速改变了该村的面貌。村道路修建后,村民联手建设文明生态村,整治、美化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路通了,农民思想也通了,农民的观念的改变,大大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村庄的环境得以改善,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农民。”雷鸣镇委书记秦武说。
水泥路修道了村民家门口,村容村貌十分整洁,不少村民都纷纷表示:“政府修了那么好的水泥路,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方便了我们的出行,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村庄环境整治好。”
“十一五”,定安县农村公路总建设里程达485.73公里,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定安县还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路子,大力促进农村公路建养管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定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高表示。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好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好同样是件大事。
吴高介绍,农村公路建成过程中,定安县坚持建养并举,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养护管理,实行建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市场化进程,保证公路完好畅通。对于里程较长,交通量比较大的重要乡道,由县地道站组织专业维修队进行养护;对于里程较短、交通量较小的乡村道路,则由县交通局与各镇、村委会签订养护协议进行养护。
几年来,定安县强化制度管理,严把工程建养质量关:严格施工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抓好项目机构建设,落实施工计划;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多位一体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把好质量关。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