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庆祝建党90周年总第19期 >2011-06-23编印

探寻“棺材沟”
刊发日期:2011-06-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纪念建党90周年追寻琼崖革命母瑞山红色遗址

探寻“棺材沟”。李适煌 摄

  近日,由海南日报记者、定安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崔开勇,博物馆馆长苏逊,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长王学广以及定安县电视台、新闻办工作人员组成的探寻队,深入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去追寻当年红军生活战斗过的足迹,去感受当年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23年红旗不倒”的艰辛革命斗争历程,向人们还原一段真实的革命历史。
  探寻队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当年红军生活战斗过的遗址——“棺材沟”。其实,很多史料中都曾提到棺材沟,但是多年来,有关部门从未将之列入革命遗址并探查过它。
  崔开勇说:“有相关史料记载,1932至1933年间,国民党对琼崖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期间,有200多位红军战士在“棺材沟”一带献出了生命。”
  至于“棺材沟”的得名,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它的确切地理位置确很少人知晓,为了找到它,王学广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带领探寻队走访了合山二队、水坡作业区等多名农场老职工,并深入苗村向多名苗族老人询问了“棺材沟”的位置。根据当年开垦作业时,挖掘到疑似“红色文物”的苗村老人回忆,初步确定了棺材沟所在位置,它就位于现在中瑞农场合山2队6段的胶林中。
  在王学广的带领下,探寻队经过艰难的跋涉,花了1个多小时,终于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地来到了位于母瑞山腹地的“棺材沟”。棺材沟果然名副其实,陡峭的山坡,一条幽深的山沟蜿蜒地缠绕在两座山坡之间,长长的山沟很像一口棺材,沿西北―――东南方向静静地“安放”着,沟水也沿着相同的方向一直流下山。棺材沟的一边长满了茂密的野芭蕉,棺材沟的中间地带,是一块石壁,宽约3米,长约5米。棺材沟的西北头,有一个小潭,水仅没过脚踝。潭里有火柴棍般小的鱼,几乎全身透明,正自在地游来游去。
  从事定安党史研究工作20多年的崔开勇第一次来到棺材沟,他兴奋地说:“从地形上来看,此地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红军很有可能在这里活动过,这一带有可能就是相关史料中记载的棺材沟了,这一次的发现,为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又增加了一个遗址,通过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当年红军所经历的那段艰苦岁月,意义重大。”
  海南日报记者李科洲说,棺材沟地形在军事上常称为死地,这样的地形常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四周是高崖绝壁,而中间地势低凹,两头都可以进出,而且进口出口都非常狭窄,地形有点似棺材,所以通常称此类地区为棺材沟,而这一带的地形与军事上所阐述的“棺材沟”很是相似,再加上根据中瑞农场85岁的老职工陈仁传的回忆,他当年在这一带开荒时发现了一些疑似“红色文物”的陶瓷制勺子和碗,还有土罐等物品证明,这一带有可能就是史料所记载的棺材沟了。
  王学广说,如果这一带真的就是棺材沟的话,那么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又将增添一个“红色”遗址,以后人们通过它能更深刻地了解到当年红军所经历的那段艰苦岁月,其意义重大。
  据史料记载,早在1928年1月,定安县委奉琼崖特委指示,首先来到棺材沟开辟根据地,3月,才到母瑞山腹地滑沟盖茅草房,再后来,滑沟成了中共琼崖党政军三大机关的驻地,滑沟被国民党称为琼崖共产党的“大窝”,而这个“大窝”的起点就是棺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