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色古乡 百里百村总第12期 >2011-05-05编印

重拾岁月的痕迹,寻找失落的回忆
刊发日期:2011-05-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寻访陆军185医院

185医院职工宿舍。 李适煌 摄
  4月28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位于龙河镇,曾经辉煌一时的陆军第185医院,试图寻找当年那段失落的回忆,重拾岁月变迁的痕迹。
  天公不作美,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乌云,很快便下起了雨,老天似乎要向我们述说着什么。
  回首往事,寻找那段失落的回忆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海南有个187医院,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海南以前还有一个185医院。其实,185医院前身为陆军第3后方医院,1950年5月由大陆移驻海南,编为海南军区医院,同年12月改编为陆军第68医院,1954年改编为陆军第185医院,驻海口市,1956年移驻定安龙河安良,主要担负驻屯昌定安地区部队医疗保障任务。据介绍,当年的185医院和187医院以及162医院号称海南三大陆军医院,它们对部队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从安良走过一段颠簸而泥泞的土路之后,一道摇摇欲坠的红砖石孔门映入眼帘,这便是医院唯一的大门。门口的值班室现在已经变成了小卖部,一群村民正悠闲地打着扑克牌,但是阵阵欢笑声却掩盖不住这里失落的痕迹,时间的车轮已经把曾经辉煌一时的185医院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中,无情的岁月将它原有的风貌已经摧残得面目全非。但是关于它的记忆,王国桐老人却是历历在目,因为他从始至终见证了185医院33年辉煌而又短暂的“生命”。
  今年79岁的王国桐老人是185医院的老职工,从1954年医院动工兴建时,他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一直到现在。在当地热心村民黄某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王国桐老人的家,破旧阴暗的瓦房里挤放着两张床,墙上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年印刷的毛主席语录,屋外用乱石围起的一块小空地便是王国桐老人自家的菜园。这一格局的建筑风格,便是当年185医院给职工修建的宿舍区,如今一排排瓦房宿舍由于常年无人居住,经受不住雨水的冲刷,很多房屋已经坍塌。
  人走楼空,当年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据王国桐老人介绍,从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185医院就开始撤销,到1987年后就散完了,当时有很多职工都跟随部队撤走了,只留下他和现住在这里的王圣艳、陈德明、陈昌秀、李树灼等38人。目前,医院的建筑大多保留着,但都比较破败,而且无人看管使用,大部分被附近村民使用或居住,部分房屋被拆毁。
  在王国桐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他当年的记忆,重拾岁月的痕迹。一路走过,当年医院修建的水泥院道保存完好,但笔直的院道却被灌木丛所遮挡,四周寂静得让人感到心慌,百年古榕也被攀爬植物纠缠着,显得十分沧桑。王国桐老人记忆中五彩缤纷的花坛,再也不没有任何艳丽的色彩,只有那些惹人厌烦的杂草,当年那浓荫遮蔽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高大的景观树和水果树已经被变卖一空,只留下的只有那一排被藤类植物所攀爬的椰子树。
  而当年医院的门诊部、办公楼、住院楼、化验楼、手术楼、X光房、医药房、大礼堂等等现在已经变成了加工厂,养猪场。医院的灯光球场也长满了杂草,球场旁边的宣传栏墙壁上依然醒目地印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等毛主席语录,但是由于日久无人修缮,再激奋人心的号召也显得苍白无力。
  以史为鉴,重拾岁月的痕迹
  王国桐老人说:“当时这里是省内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之一,医疗费用很便宜,而且即使当时很多村民没钱看病,医院也会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先救人为原则,没钱的病人可以欠账,这让当时很多穷苦农民做到了病有所医”。
  据王国桐老人介绍,当年185医院有500多个床位,有1000多名职工,医院的占地面积与187医院一样。医院里还有学校,部队车库等,当时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且医院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路边“小镇”安良村的快速发展,可惜好景不长,当年曾辉煌一时的185医院经过短暂的33年发展后,便匆匆结束了,这多少让人感到惋惜。  岁月是无情的,在时间车轮的滚动下,185医院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却一直存活在像王国桐等老职工的记忆中,也许它的离去我们也显得无能为力,但是有时候我们追溯历史,重拾那些关于过去的回忆,寻找那份失落的记忆,也许我们就能以史为鉴,为未来的科学规划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