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展望十二五总第3期 >2011-03-03编印

开启定安农业新篇章
刊发日期:2011-03-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定安特色农业暖民心

定安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宣传部 提供)

  定安县作为我省传统的农业大县,经过“十一五”规划实施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定安县围绕“两区一城一调整”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初步形成“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三大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粮食为主的单一传统产业结构,加快了农业向农、林、热、牧、渔并举,产、供、销并重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转型。
  规划先行 谋而后发
  “定安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引导发展,用规划规范发展,用规划促进发展”。正如定安县委书记孙颖所言,定安县作为我省传统的农业大县,谋求发展要紧紧围绕出口、出岛、进宾馆、进超市“两出两进”的农业发展市场目标取向。按照“扩大规模、调优结构、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新品牌、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畜牧业、淡水养殖、瓜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业产输率、科学技术率,全力推进“五个一万”工程,全面推进现代热带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根据“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定安县将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抓好定安县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围绕“百里百村”红色旅游连片创建区,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计划,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
  据了解,定安特色农业在“十二五”实施后,预计到2015年,肉类总产量将达7.8万吨,年递增率14%,其中生猪出栏量47万头,年递增11%;淡水养殖面积达2.5万亩,年递增6%,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年递增率5%;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年递增率6%,总产量40万吨,年递增率14%;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年递增率15%。
  特色农业促发展 农民增收笑开颜
  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光、热、水等资源秉赋独特,素有“天然温室,绿动天下”之美誉。海南的旅游资源,除了自然景观(大海、沙滩、原始森林、热带风光等)和人文景观(国际会址、寺庙等)外,特色休闲农业也应成为一大特色。
  时下,“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度假游玩的一种新潮流。
  定安除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外,其还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定安距海口市中心有40公里左右,美兰机场30来公里,东线、中线高速穿境而过,具有临海型、临港型、邻郊型的集散辐射型地理位置,属海口半小时经济圈、机场半小时经济圈、琼北旅游经济圈。
  “我们要利用好区位优势,独特资源,将定安打造成琼北休闲养生第一目的地。”定安县委书记孙颖说。
  据介绍,为了实现琼北休闲养生第一目的地,定安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借助自身优势、谋而后动。县委、县政府将绿道建设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定安古色古乡、百里百村的市场运作水平,招商旅游公司,致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形成了“一城一湖一泉四带”的旅游规划格局,把伸向农村的绿道建设成游客的快乐之道、农民的增收之道、农村的发展之道。
  大家知道,传统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低是人们所公认的。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旅游休闲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而且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据“榕树王农家乐”老板邓才秀介绍,村里建成文明生态村后,他就瞄准商机,开办了这家农家乐,把赏榕树王和品翰林焖猪蹄作为两大卖点,每天招待慕名而来的客人喝茶、吃饭,随着游客增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其实,在“百里百村”的文明生态村中,像邓才秀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依托本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家庭旅馆,在在家务农的同时,还可以赚取更多的“外快”,村民日渐富裕,生活得到很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