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8:理论副刊
总第2期 >
2011-03-02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城市生态学专家薛孔宽:定安生态人居示范县有望发展为海南炫丽名片
刊发日期:2011-03-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薛孔宽教授是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委员会主任、中国建材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也是第一届(2010)中国生态人居国际论坛的发起人之一。他说:“生态人居建设不在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用好已有的自然环境,不足之处再利用现代技术来弥补。”他对当前国内外生态人居建设现状不乏建设性的意见。
在第一届(2010)中国生态人居国际论坛上,薛孔宽说:“最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步上升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对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不容回避,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化,也就是不仅要满足当下的需求,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弯路和错路,因此在探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方面,已与国际社会达成共识。”
薛孔宽介绍,中国生态人居探讨了10多年,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1990年代开始理论探讨和初期实践;新世纪初,综合建设生态示范项目在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现阶段,生态人居已达成社会共识,并且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他认为值得称道的国家是福建漳州的长泰、上海的德国城等,都是他跟踪多年的项目,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不过,建设生态人居不宜互相攀比,要比就跟自己比,要考虑一个地方的条件和实力。
薛孔宽曾提出生态人居建设的三个准则:因地制宜、经济杠杆、动态发展。生态人居社区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最好的,乡村民舍或城市公寓都可以建成生态人居,它一定是舒适的,但不一定是豪华的。他主张在适度开发的前提下,遵循有机物、无机物、水资源、能源和建筑物五大循环理念,与之对应的还有10类生态工程,它们属于技术范畴。一切都要以人为本,追求融入自然,但不是回归原始,因为脱离了自然一定不是舒适的。
薛孔宽认为,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有600余座大中城市、数千个规模化城镇和数十万个乡村的人居建设和改造,面临着如何进行生态建设的主题;尽管我国生态人居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建筑、建材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具有产业转型的优势,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学界的重视。
对于定安生态人居产业发展的前景,薛孔宽认为定安受工业文明影响较小,本身具有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等诸多优势,有条件在生态人居方面走在全省、全国,甚至是世界的前沿,定安县委县政府非常有眼光,打造生态人居环境是人类未来的目标,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生态人居领域的专家和商家,已将目光投向海南,投向定安,生态人居建设是这里潜在的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定安生态人居示范县有望成为一张炫丽的名片。”(来源:海南日报)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