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下一版
上一版
2:回顾“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篇
总第1期 >
2011-03-01
编印
返回阅读
|
视觉导航
现代新型工业托起“实力定安”
刊发日期:2011-03-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塔岭工业园区罗非鱼加工间。(县委宣传部 提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实施“强农、重工、兴旅、活商”和“一城两区”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工业发展,但受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全县工业状况始终处于总量小、生产加工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企业效益不高的落后局面。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为“两区一城一调整”。提出做强塔岭工业园区,做美南丽湖旅游开发区,做大县城规模,做优投资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全局,以塔岭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带动全县工业蓬勃发展,实现县域经济最大化增长。
目前,落户塔岭工业园区的企业达63家,形成农副产品加工、饮料生产、制药、香料、制罐等产业集群。2010年,全县工业产值10亿元,工业增加值3.25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工业税收屡创历史新高,达到3481.19万元。
筑好巢吸引
“金凤凰”纷至沓来
塔岭工业园距离海口市34公里,美兰机场36公里,海口港58公里,海口火车站57公里。境内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公路纵穿南北,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显著。1993年规划建设就属“海口半小时经济圈”,但却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不到位,是工业发展不起来的结症”。县委书记孙颖认为,要想做大做强塔岭工业园,必须完善基础设施,筑好巢了才能引来“金凤凰”,才能实现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2004年,县委、县政府投入3亿元,新建道路10公里、排污管网20公里、供水管网18公里,完成塔岭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使原来荒凉的塔岭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工业园区。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短短几年时间内,康师傅饮料、达川果汁、绿沁园菠萝罐头、宝元堂保健品、新台胜罗非鱼等63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筑巢定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7家、生态制药业企业14家、其他无污染的高新科技工业项目12家。
保姆式服务实现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我们在定安投资,主要看中的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到位,服务周到。”广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厂长吴光荣告诉记者。
这家公司2007年进入定安,投资生产“康师傅”牌矿物质水,定安县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仅用一周时间就办完相关手续,从盖好厂房、设备安装调试到投产,仅用85天,创造了企业进驻塔岭的“定安速度”。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塔岭工业开发区投资建设,定安县及时出台了《定安县招商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条例》、《定安县招商首问责任制度》等多种管理制度。推行招商服务代办制,指定专人为落户项目代办各项审批手续,做到每个项目进来都有专人跟踪服务,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设立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多个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保姆式服务和“阳光”作业。实行服务承诺制、项目跟踪制、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简化办理手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成立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以诚信、高效引商、安商、富商。
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再加上优质细致的保姆式服务,吸引中国建材集团、东方光通集团、深圳大族、中国医药集团、海南天聚太阳能实力有限公司等大企业纷至沓来,塔岭工业园区发展一日千里,实现了定安从招商引资跨越到招商选资。
现代新型工业实现工业兴县
近日,东方光大集团与定安县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协议,在塔岭工业园区投资35亿元,建设塑料光纤制造、云计算研发中心、3D动漫数字影像产业基地,及东方光大南方与泛东南亚总部,产值超百亿元。
2010年首届中国生态人居论坛期间,中国建材集团与定安县签署“三新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30亿元,计划将占地2000亩的塔岭工业园二园开发建设成一个集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及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的环保型示范性三新工业园区,推广新型建材、新型节能房屋、新能源材料技术,打造生态人居示范县。
塔岭从默默无闻的工业园区到2008年被确定为海南省重点工业园之一,从当初仅有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如今遍地开花的大企业、大项目,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原先拥有9630亩用地的老园区容量不够。于是,定安又规划了塔岭工业二园和三园,合理规划新的布局:分别定位为高科技产业区、农产品加工区和畜禽水产品加工区。并实现提高了项目进入的门槛,重点引进文化创意、电子信息、低碳环保、生物制药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十二五’期间,定安将继续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兴县。”定安县委书记孙颖说。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